2019年6月15日489、490期A1版
2019-06-21 00:00 校报编辑部 

学校隆重举行2019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

本报讯6月14日,学校2019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图书馆报告厅隆重举行。校领导王雪云、丁庭选、王建生、王勇军、刘云兵、张风格出席典礼。典礼由党委副书记王勇军主持。

毕业典礼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校长丁庭选寄语6697名毕业生《在勇担时代使命中追梦圆梦》。他指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同学们肩负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人。

丁庭选对毕业生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坚定理想信念。在人生之路上不能迷失自我,不管走了多远,都不忘初心,将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升华人生境界。要敢于知难而上,善于把困难变为动力,以勇于开拓、顽强拼搏的奋斗姿态挺进,用青春、热情、智慧谱写奉献祖国、服务社会、成就自我的人生之歌。二是担当时代重任。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怀着一颗赤子之心,与时代同心同向同行,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刚健勇毅,勇立时代潮头,争做时代先锋。三是勇于砥砺奋斗。坚持在工作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求得真学问、练就真本领,以自信的心态、细致的作为,踏踏实实做事,经受不同岗位的历练,创造不平凡的业绩。

党委副书记王建生宣读优秀毕业生表彰决定。纪委书记刘云兵宣读授予2019届普通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的决定。伴着《毕业歌》的铿锵旋律,校领导为省级优秀毕业生代表颁发证书,为本科毕业生代表颁发毕业证书、拨苏正冠,为专科毕业生代表颁发毕业证书。

教师代表陈书奇与毕业生们一起分享人生感悟,回望易逝的大学时光,眺望展翅高飞的远方,希望同学们坚守理想但不理想化,乐观坚毅,善于合作,超越自我,保持奋斗本能,拉高标杆,追求卓越,实现新的超越。

朱宇晨代表2019届毕业生表达了对母校和老师们真挚的情感和美好的祝福。她说,母校给了自己知识能力的同时,更给了自己不断前行的力量,无论未来是走上了工作岗位,还是继续学习深造,都将以最饱满的热情去勇敢地面对各种挑战,用最豪迈最稳重地步伐朝着美好的未来努力前进。一定会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继续虚心学习,努力踏实工作,不断凝聚“正能量”,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闪耀自身的人生价值。(本报记者)

学校召开领导班子推进巡视整改深化以案促改专题民主生活会

本报讯5月21日下午,学校召开推进巡视整改深化以案促改专题民主生活会,省委巡视办副主任常东义、省委第二巡视组联络员宋钢超到会指导。专题民主生活会由校党委书记王雪云主持。校领导班子成员参加会议,党委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纪委办等部门负责同志及学校巡视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列席会议。

会上,王雪云首先通报了会前征求意见等准备情况。她代表学校领导班子作对照检查,从落实“两个维护”、加强党的建设、营造“严的氛围”、巡视反馈问题整改等4个方面认真梳理查摆班子存在主要问题,深刻剖析问题产生原因,提出了下一步的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王雪云带头作个人对照检查,校长丁庭选等班子成员按要求逐一进行了发言,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常东义在讲话中对此次专题民主生活会进行了点评,认为准备充分,自我批评问题找得准、原因剖析深刻、整改措施务实可行,开展批评严肃认真、针对性强,既达到了“红脸出汗”“排毒祛病”的效果,又起到了交流思想、增进团结、推动工作的作用。就如何用好民主生活会的成果,真正把巡视整改以案促改抓出成效,他提出了五点要求。一是进一步提升站位,强化抓好巡视整改和以案促改的政治担当,切实扛起主体责任,推动巡视整改、深化以案促改工作见实效。二是进一步细化措施,聚焦政治建设、党的领导、意识形态、管党治党、重点领域和问题、纪委“三转”、推进学校事业发展、巡视整改主体责任等8个方面问题,精准整改,狠抓巡视整改见实效。三是进一步着眼标本兼治,一体推进“三不”机制建设,推进以案促改工作向深处走、向实处落,狠抓以案促改见实效。四是进一步发挥表率作用,领导带头整改见实效,切实做到自身正、自身净、自身硬。五是进一步改进作风,持续传导压力,力戒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狠抓整改落实见实效。他希望党委领导班子切实担负起推进巡视整改深化以案促改的政治责任,按照省委和省纪委部署要求,认真对照本次民主生活会查摆出来的问题,建立问题清单、整改清单、责任清单,做到整改目标、内容、标准、时限“四明确”,聚焦关键重点,统筹推进整改,以整改的实际成效促进整体工作提升,驰而不息地把工作抓向深入、改向深入、引向深入,为学校改革发展提供强劲动力,为河南高等教育发展和中原更加出彩做出更大贡献。(党政办 李建利)

党委中心组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本报讯6月4日,党委中心组召开理论学习会,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会议由党委书记王雪云主持。校领导丁庭选、王建生、王勇军、刘云兵、颜敏、张风格及其他党委中心组成员参加学习。

会议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思想深刻,内涵丰富,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针对性、指导性,是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根本指针和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的纲领性文献。要认真学习领会,尤其是领导班子成员要先学一步,学深一步,做到真学真信真用,自觉把思想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会议强调,要深刻理解这次主题教育活动的重大意义,牢牢把握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牢牢把握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伟大梦想共同奋斗的根本任务,努力实现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作表率的具体目标,扎实推进主题教育活动。

会议要求,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统一部署,密切结合我校融合发展的工作实际,牢记为党育人和为国育才的使命,坚定正确的办学方向,聚焦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进一步健全三全育人机制,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落实好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的精神,适应我省“打好四张牌”、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需要,增强我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提高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契合度,提升人才培养智力支撑的质量和水平,创造性开展工作,把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确保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本报记者)

校长丁庭选调研小麦育种试验工作

本报讯5月28日下午,校长丁庭选在党政办、科研处、生命科学系党政负责同志的陪同下,前往我校荥阳市广武镇小麦育种试验基地调研指导工作。

丁庭选一行认真听取了我校小麦育种专家王世杰教授对正在培育的小麦的情况介绍,亲自到试验田实地察看了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的“豫教5号”、国审品种“豫教6号”、省审品种“豫教黑1号”以及正在参加品种试验的“豫教7号”“豫教8号”等小麦品种的生长情况,对我校小麦育种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对新品种“豫教7号”“豫教8号”的优良特性充满了期待,并对小麦育种科研团队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丁庭选希望王世杰带领小麦育种科研团队,再接再厉,力争取得更高水平的科研成果;科研处和生命科学系要立足学校实际,创造条件,切实承担起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的重要任务,努力为增强学校科研实力做出新的更加突出的贡献。(生命科学系 王丁)

戏曲进校园

省京剧艺术中心走进我校进行专场演出

本报讯 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广大师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培养提升学生艺术素养,5月21日,河南省京剧艺术中心走进我校进行“戏曲进校园”专场演出。全校1000多名师生观看了演出,感受了国粹京剧的魅力。

演出分为下午和晚上两场。两场演出中,艺术家们上演了《柜中缘》《界牌关》《红灯记》《智取沙家浜》和《三岔口》等经典京剧曲目,凝聚了京剧经典特色,并加入现代元素。《柜中缘》中演员说词里出现英语以及现代语言,引起了观众们的强烈兴趣,为大家带来许多乐趣。艺术家们与台下观众亲切互动,为现场观众普及了中国传统戏曲的相关知识,带领大家感受了传统戏曲文化的魅力。(本报记者)

学校举办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培养质量第三方评价报告发布会

本报讯5月23日,学校举办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培养质量第三方评价报告发布会。会议由副校长颜敏主持。就业指导中心、教务处、学生处、团委、发规处、部分院系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议发布了学校2017、2018两届毕业生(象湖校区)就业质量和培养质量评价报告,并邀请麦可思研究院曹晨女士进行了深度解读。曹晨详细剖析了学校各院系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教学质量、专业相关度、就业现状满意度等主要培养效果指标,针对个别专业的低评价项目给予了具体分析,就学校数据指标与全国新晋本科院校进行了横向比较。在此基础上,对学校教学培养过程的效果评价、学生的能力素养培养的达成情况,以及学生服务的落实情况等进行了详尽的分析评价,并提出了工作建议。

颜敏在发布会上指出,今后学校要将毕业生培养质量第三方评价作为常态工作,实行定期发布制度,形成施教者、受教者和第三方评价结合的三方协同评价反馈驱动模式,建立学习成果反哺机制。要将“四融三通”和“财经+”贯穿于学科建设过程中,积极培育特色学科和强势学科;各有关单位要建立并完善优秀毕业生数据库及跟踪机制,及时掌握校外循环评价培养目标的符合度和达成度,落实到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新专业申报及课程建设整改中。她要求学校就业创业工作要聚焦政策落实,着力健全就业创业工作机制,培养符合社会需要“适销对路”的人才;要聚焦质量提升,着力促进毕业生多渠道就业;要聚焦创新创业,着力构建全方位的就业支撑体系;要聚焦精准优质,着力提高就业指导服务水平;要聚焦长远发展,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就业指导中心)

关闭窗口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