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父亲
l迟俊霞
家乡,深夜,独坐寂静的四合院里,仰望一枚孤单的月亮高高挂在树梢,犹如我此刻孤独伤感的心绪。悠悠然然就忆起了儿童时代,多少次,也是在这个洒满月光的院落里,我依偎在父亲的怀抱里听他给小伙伴们讲故事,然后安静地进入梦乡。那种幸福虽不是天天都有,但在我的记忆里那应该是孩提时代里最幸福的时刻!光阴如梭,时光荏苒,转眼间几十年光景已去,父亲,您和母亲以智慧和善良经历了艰苦岁月,成功培育了我们姊妹四人。然而您刚进入古稀之年,正是颐想天年之时,却突然身患重病。我和弟妹们无论怎样做都挽回不了您的生命,这种感觉是何等的无奈和沮丧啊!您患病这大半年来,我无数次穿梭于郑州、周口,为的就是能多在床前侍候,然而看到您的身体每况愈下,我心里的疼总是无以言表!
亲爱的父亲,您病入膏肓之时,回到家乡30年前的老院子里。老爸,我能理解您是多么地不愿意离开我们呀!作为长女,我有太多对您的眷恋和不舍。多少年来,我已养成有事常与您沟通的习惯,您总是给予我最好的建议和嘱咐。从小到大我的成长受到您太多的呵护,也倍受您的疼爱,即便我逾半百之人,在您面前总有小女儿的感觉。记得在您生病前不久,我回周口看望二老每次返回郑州时,您总是要执意开上您的电动车送我去车站,趁我取行李时已忙着把车票给我买好,看着我上车落座,然后一如既往地叮嘱我到家后来电话。爸爸,您可知道,看着您送我转身后的背影,女儿总会幸福得眼泪汪汪吗?可是亲爱的父亲,此刻您却离开我们到另一个世界去了。爸爸,爸爸……您还能听到我在呼唤您吗?爸爸,您怎么就听不到我的唤声了呢,哪怕您再最后唤我一声名字呢!
时间之洪 请温柔待她
l吴婧婷
夜幕低垂,月明星稀,冷风一点都不温柔地吹过我的脸颊。路上行人纷纷归家,车辆渐渐稀少,黑夜吞噬了所有。一天的忙碌过后,带着一身的疲惫回到寝室。手机铃声响起,是她的电话。一言一语,一字一句都是她的担心与牵挂。直到现在,她依旧放不下她一手带大的孩子啊。交谈结束,安静的环境中有关她的回忆占领脑海。
想起每次到家,桌上的饭菜总是热气腾腾的;想起每逢佳节,菜式总是最丰富的;想起孩子有难,她的援助总是最先到达的......她无悔的付出,却从未考虑过能够得到的回报。
她是我的姥姥,一个个子不高却活力十足的老人。她的三个孩子、四个孙辈全靠她一手带大。从我记事儿起,记忆里就充满着她的身影。她的音容相貌,她做的可口饭菜,她的谆谆教导......她的文化程度虽然不高,但是却极为明理。她教导我们为人处世,教导我们明辨是非。她的心胸开阔,处事极有原则。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她的生活虽然平淡,但是却极有滋味。她的刀子嘴豆腐心,她的坚强与脆弱,她的无理取闹,我都看在眼里。她不是圣人,有缺点,有短处,但是圣人也有三分错,何况是作为普通人的她呢。
时间的洪流啊,早早地带走了她的老伴,也偷走了她的青春年华,只留给她两鬓斑白和沧桑双颊。有歌唱道:时间是让人猝不及防的东西,晴时有风阴时有雨,争不过朝夕又念着往昔,偷走了青丝却留住一个你。
她陪我走过二十载春夏与秋冬,她为我辛苦操劳。如今,我只愿牵起她的手,走过热闹的街头,带她看世界的繁华,让她从此无忧;我愿牵起她的手,就像小时候她牵着我一样,走遍河山清旷,领略世间美丽,觉得人间值得。
匆匆的时间啊,我的所求不多,请你温柔地对待她吧,因为她是我为数不多的珍宝。若是归宿避无可避,若是时间渐渐老去,我不求改变什么,只求让她事事如愿,安度晚年。
此生我幸,挽你鬓白如雪;
此生我幸,牵你巍巍双手;
此生我幸,吻你沧桑双颊。
你半生流离,一生坚强,
现在,我愿许一世心愿,
愿你从此,无虑无忧。
江山点缀行
l李志州
风吹鼓行声萧瑟,轻舟未动万山过。
咸阳阿房工未停,当年始皇墓已合。
月色入户行人多,游尽长安功名得。
桓灵不识旧人心,李广北上该如何。
犹记迁都众口脱,计将未许他人可。
种族相融已不分,不见今日拓拔社。
两世而亡自非乐,时轴转弄千年拨。
是非炀帝后人评,只留今日大运河。
玄武政变伤心魄,女帝上位大权握。
宫中只留杨玉环,马嵬坡下难分舍。
兵将尽归隐城郭,岂能重蹈己覆辙。
梦中寻情问花柳,终南山下弥勒佛。
山野之人未埋没,金銮龙椅也能坐。
靖康纷争无血拼,登基神态不自若。
康乾盛世同虚设,清廷辱于败求和。
再忆入关军盛世,大好山河被分割。
皮囊
l王敬敬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如果皮囊腐朽,那我们还剩下些什么呢?
你告诉我,还有灵魂。
——《皮囊》
“可是,那脱去了皮囊的灵魂啊,他们在忙什么?下地狱或上天堂或在荒野上游荡?我读古人的记叙,总觉得,那些孤魂野鬼,它们所渴望的,不过是转世为人,再得一具皮囊。温暖的、逸乐的、疼痛的、脆弱的、可耻的皮囊。”这是李敬泽先生为《皮囊》写的序。
一个作家,写别人的故事简单,可是向别人剖析自己,写出自己的故事却是很难的。《皮囊》这本书是蔡崇达来表达对父母、家乡的缅怀和对朋友命运的关切,同时也回答那些我们始终要回答的问题。
我印象最深的是《皮囊》这篇,阿太是个令我敬佩且心疼的人。阿太是坚强的,在她女儿的葬礼上,她白发人送黑发人,可是她没哭一声;阿太是狠心的,她切菜时把手指切断了,家人们都很慌乱,可是她却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阿太是倔强的,即使她九十多岁了,还依然坚持用她缠过的小脚,从村里走到作者镇上的老家,不肯雇车;阿太是可怜的,她补屋顶时不小心摔了下来,躺在家里动不了,每天依靠一把椅子支撑,慢慢挪到门口,坐在那儿一整天等着作者。阿太说“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每读到此句,我的内心就会特别震撼。我深深地佩服阿太的生活观:我们的生命本来多轻盈,都是被这肉体和各种欲望的污浊给拖住了。
其次是《天才文展》,在这个故事中我看到了一个农村孩子对未来的渴望。文展不因自己的兔唇而自卑,他有抱负,努力学习,试图通过优异的成绩离开村庄。文展失败了,但他不甘心。文展看不起村子里和他年纪相仿的人,他很骄傲,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文展到大城市后,别人都讥讽他、嘲笑他,因他的外表和别人不同以及他来自一个小村庄。即使文展内心强大,有着雄心大志,可他依然被这个无情的城市打败了。文展恨生他养他的地方,他一心想离开家乡,可命运仿佛给他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最终,文展既失去了家乡又永远无法抵达远方。
人活一生,其中的大半生是在追求着物质方面的享受,有些人为了物质丧失了良心,有些人为了物质失去了本心。“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我们在这世间仅能存在数十年,当皮囊不在了,我们又剩下些什些呢?
有些问题,我们始终无法回答。
皮囊可以腐朽,可灵魂是不朽的。
卸下皮囊,照见内心;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陪你长大
l单鹏伟
漆黑的眸子里,有会发光发亮的星,继承了老妈的基因,你的眼睛很是清澈漂亮。
初为姐姐,我也是毫无经验可言,未来的日子里,请你多多见谅。
悄然之间,到了我要抬头看你的高度。看你因身高的差距,勉为其难地叫我“姐”,下一句又说“小屁妮儿”搞怪的身影。小时候,我努力保护的小男孩现在已然长成少年的模样。一脸稚气,却有自己的坚持。欣赏这样的你,又期待着你渐渐长大,一点点地成熟坚韧。
要不要我告诉你,最近你很喜欢非主流发型。把自己的头发留得长长的,在家对着镜子拿着小梳子梳来梳去。可能停不下来欣赏自己吧。是不是还要说:我怎么可以这么完美。看这个眼睛,看这个身高,一母同胞怎么差距这么大,真是没办法。
又或者把我的手放在你的手掌心里,掂量掂量。然后开启假弟弟模式:你可好好学习吧,手这么小,以后你能干点啥,还长得这么丑,找个男朋友也是个问题;你只能依靠你自己,女孩子,做到自立,把自己经营的好好的,这才是女孩的好品性。
在家混世魔王的姿态,偶尔再来点苦口婆心的串烧,常常让我哭笑不得。你可能真是个假弟弟,我是个假姐姐。《追风筝的人》中哈桑说过,为你千千万万遍。这种情绪,令人迷恋,也是一种幸福,更是一种幸运。陪你一起经历童年,看你成为少年。和你在一起,我总是笑着,觉得这个世界有趣极了。
慢慢的我们都在长大,走向成熟,生命的历程缓缓的又快快的。在时光的缝隙中,看你很阳光,很舒服地成长。作为姐姐,真的很开心。一切的转变都静悄悄的,恍然之间,父母渐渐老去,留下来更多年龄的沉淀。我们也变得更加理解亲情,懂得生命的可贵。不用言语,只需要一种默契,少了一些棱角,有了更多的自觉的担当。
成长是一种交易,需要我们用朴素的童真与未经人事的洁白交换长大的勇气。我知道无论经历多少波折,中间又相隔多少故事,这人世间的桥,始终架着你我相见的路。共与担当,一起成长。我们生命的溪流便是这样渐渐交汇成河,静静流过光阴的平野。我记忆中的小男孩,如今清爽的少年,我们都要努力活得精彩。
“综合与实践”内容四要素
l张学勤
在小学数学开设“综合与实践”内容,结合在内乡县王店镇杜岗小学以及以往的教育教学实践,我认为要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要散发数学味。就是要简约教学目标。由于数学“综合与实践”课不像“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和“统计与概率”课那样有鲜明的知识特点,它更多的是三部分知识的有机揉合和方法的灵活运用。简约教学目标就是要突现数学学科内容,那些数学所特有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必须要放在重要位置。数学不是一个筐,什么东西都往里装,要用数学的魅力来吸引学生学数学才是最持久,也是最强大的动力。
二是要强调综合性。我们的教学要培养学生能综合运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去学习综合性的数学内容。“综合”不仅是数学内部各分支之间的联系,也是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迁移。如《面积是多少》一课,学习如何计算复杂的图形面积,学生不仅需要综合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还要灵活选择分割、拼接、旋转等解决方法,在不规则的面积问题上还要将精算与估算有机结合,这里就很好地将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进行了有效综合。实际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图形的特征,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将不规则转化为规则。
三是要注重实践性。综合是一种思维方式,实践是一种探索精神,也是我们可以享用一生的学习品质。“综合与实践”的教学则是引导学生运用以往的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的问题,它需要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去开展各项具体的实践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提升研究性学习能力,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实际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广泛参与实践,既要全程也要全员。
四是要加强研究性。一次综合实践活动,就是让学生经历选一选、问一问(选题),想一想、议一议、说一说(开题),试一试、做一做(做题),讲一讲、评一评(结题)。这样的环节就和科学家做课题研究完全一样,只不过他们的课题历时较长、难度更大、综合性更强而已。高年级学生可以分组进行社区小调查,动手制作小模型,撰写微型调研报告或数学日记等;低年级学生可以开展绘画日记的实践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快乐地迈进数学学习的“快乐大本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