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3月15日484期A2版
2019-03-21 00:00 校报编辑部 

学校召开2019年教学科研与招生就业工作会议

本报讯3月4日下午,学校在象湖校区行知楼3楼会议室召开2019年教学科研与招生就业工作会议。副校长颜敏主持会议并发表讲话。教务处、科研处、招就处、实验实训中心、象湖校区学生处、就业指导中心及各院系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颜敏作了题为《教学中心协同推进》的发言。她指出,启动迎评五年工程与实施2019金品工程是今年的教学中心工作。首先要启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迎评工程五年规划及迎接学士学位授权评估工作。要对标合格评估指标体系需要建设的内容,融入新专业评估中发现问题需要解决的内容,与学位评估结合,制定学校五年迎评规划,并着手迎接学士学位授权评估工作。要聚焦教育部“全面振兴本科教育,建设一流本科,做强一流专业,推出一流课程,打造一流师资,实施一流质保,培养一流人才”的工作目标,开展“金品工程”建设,即明确一流愿景(金愿)、建立一流教学秩序(金序)、实施一流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金保)、打造一流人才培养方案(金案)、培育一流师资队伍(金师)、锻造一流课程(金课)、做成一流专业(金专)。

颜敏强调,要以金案统领金课,以金课确保金案,以金愿、金序、金保、金师作为前提和手段,努力实现终极目标——金专。要以课程目标提升为目的,以课程专门化设计为手段,着力培养具有河南财金特色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她要求,科研处、招就处、实验实训中心、就业指导中心等部门要紧密配合教学部门做好工作。就业部门要建立学习成果反哺机制,借助第三方评价铸造金案。招生部门要参考专业第一志愿率优化专业招生计划。科研处要以科研促教学,完善金课打造与评价机制。实验实训中心要做好开放实验室管理与实验室整合工作。各项工作都要注重方法的科学性,不做重复劳动,着力寻找创新点,培育我校办学特色。

会上,解读了2019年学校教学工作要点,传达了教务处拟开展的重点工作,安排布置了学校科研工作、招生与就业工作以及实验实训工作。(教务处 季荣臣)

学校举行“智慧教学与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分享培训会

本报讯3月5日下午,学校“智慧教学与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分享培训会在象湖校区图书馆二楼报告厅举行。副校长颜敏在培训会上强调,要通过熟练运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法打造“金课”,提升教学质量。培训会邀请洛阳理工学院李蒙教授作信息技术条件下混合式教学方式示范,超星泛雅项目经理王晓晓作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软件介绍。600多名教师参加了培训会。

培训会上,颜敏指出,大学教师是一个具有较强专业性要求的职业,它不仅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而且应具备较强的教学理论素养和教学实践能力。这次举办“智慧教学与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分享培训会是推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的具体安排。她强调,未来五年是为2035年教育现代化远景目标奠定基础的综合关键期,更是学校通过教育部合格评估进入快速发展轨道的咽喉期。2019年,学校开展以打造“金课”为核心的金品工程,就是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坚持不懈奋进创新,使更多的教师在不久的将来都能讲出“金课”,成为“金师”,为把我校建设成省内一流应用型财经类本科高校做出新贡献!

李蒙作《吹响课堂革命的号角——混合式教学实践分享》专题讲座。他开场使用“学习通”APP开启“姓名帐篷”互动环节,令人耳目一新,瞬间调动大家的学习积极性,让老师们真切感受到现代教育教学信息技术的便捷与魅力。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他从混合式教学的必要性、课程设计与重构、实践分享三部分展示了混合式教学的教学过程与学习效果,体现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也在课程学习中得到多方面的成长。

王晓晓作了智慧化教学背景下一平三端应用与演示。她介绍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现状,细致讲解了“一平三端”在线教育解决方案、模拟课堂互动演示及学习通建课与PC端建课的实践操作,启发教师们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实现线上线下的互动教学。

培训会内容充实,生动活泼,示范了新的教学模式,展示了信息技术在教学改革中的新应用新发展,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改革理念。参加培训会的教师兴趣盎然,开阔了视野,受到了启迪,也提高了投身课堂改革探索的积极性。(教务处)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纳米金属粉催化氮杂环硝铵快速反应的机理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纳米金属粉催化氮杂环硝铵快速反应的机理研究》,由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吴旌贺博士2012年1月获得立项。经过三年潜心研究,于2015年4月结项。期间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12篇,发明专利授权一项,实用新型授权两项。

研究项目的意义与影响——含能材料是一种高能量密度、瞬间功率大的亚稳性物质,具有体积小、储能多等优点,在航空航天、兵器工业以及其它高科技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提高能量始终是含能材料最重要的目标之一,随着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将纳米催化剂添加到含能材料中是改善含能材料性能的最佳途径之一。因此大力开展纳米催化剂在含能材料中的应用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而且在瓦斯、粉尘爆炸以及界面不稳定性研究方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研究内容的创新与亮点——国外大多采用激光诱导、高速摄影等技术进行研究,但这些仪器价格昂贵,且对高科技技术出口有着严格限制。本项目专门研制了一种基于激波动态混合的硝铵类炸药爆炸的方法和装置,实现了金属纳米粉/硝铵类炸药快速反应的动态混合,不仅增大了反应效能,而且还能模拟新型硝铵类炸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快速反应(燃烧、爆燃、爆轰、爆炸等)时的真实状态,具有简单易行、价格便宜、可重复使用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含能材料快速反应的实验和机理研究。(科研处供稿)

校工会举行庆三八系列活动

本报讯3月5日至3月14日,校工会组织开展了以“巾帼建新功、融合促发展”为主题的庆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系列活动。

3月5日,校工会启动了“巾帼建新功、融合促发展”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系列活动。借助网络、展版、电子屏进行宣传活动,宣传妇女先进典型、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中国妇女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女教职工更多地关注自身道德修养、文化内涵、心理健康、独立意识等综合素质的提升,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做对社会有责任、对家庭有贡献的新时代女性。

3月7日下午,校工会举行庆“三八”教职工趣味运动会。纪委书记刘云兵出席运动会。全校770多名教职工参加了“一分钟跳绳”“定点投篮”“协作运球”“合力筑搭”“五环掷准”等比赛项目。

3月14日下午,校工会邀请科研处副处长王艳雯作主题为《礼由心生仪化于行》的专题讲座,120名女教职工聆听了本次讲座。王艳雯从形象礼仪、会面礼仪、交谈礼仪、迎送礼仪、座次礼仪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她的讲解思路清晰,内容丰富,实例鲜活,深入浅出,语言富有感染力和亲和力,使大家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维,听后受益匪浅。

“巾帼建新功、融合促发展”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系列活动的举办,全面营造了关心爱护女教职工的良好氛围,提升了广大女教职工的综合素质,丰富了教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促进了教职工的身心健康,为构建校园和谐、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增添了正能量。(工会 刘秀缓)

学校召开2019年春期教学督导工作会议

本报讯3月1日上午,我校召开2018—2019年度第二学期教学督导工作会议。副校长颜敏主持会议并发表讲话。14名校级督导教授、教务处及各院系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颜敏介绍了14名督导教授的基本情况,并对本学期的教学督导分工进行了安排。会上宣读了《2018-2019年度第二学期教学督导工作计划》,通报了2019年学校教学工作要点及教务处拟开展的重点工作。

颜敏在总结讲话中从学校融合发展与建立“金序”的视角阐释了教学督导工作的重要性。她指出,两校区开展联合督导更有利于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她高度肯定了督导教授的工作成绩,并对今后工作寄予更高的期望。她要求各院系自觉支持积极配合教学督导工作。督是手段,导是目的,要以督导为突破口,打造学校的“金师”队伍,打造一流的专业和一流的课程,共同努力把学校打造成省内一流的财经类应用型高校。(教务处 张书欣)

关闭窗口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