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6月30日473期A2版
2018-09-19 00:00 校报编辑部 

用担当撑起美好人生

——在2018届学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校长王雪云

(2018年6月20日)

亲爱的同学们,尊敬的老师们:

首先,我代表全校师生向顺利完成学业的7749名毕业生,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和最美好的祝愿!向多年来为你们健康成长付出心血和汗水的家长和教职员工,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今天,是惜别的时刻,更是启航的时刻;是伤感的时刻,更是荣耀的时刻。我相信,这段记忆,将烙印在同学们的成长史中,也将驻留在家长和老师们的心里!

山一程,水一程。同学们在最靓丽的时节,在最绚烂的岁月,与母校结缘,与母校共度朝夕、共同成长。你们有幸参与、见证了河南财政金融学院的设立发展,你们是母校成长的亲历者和助推者,母校感谢你们!几年来,在母校葱郁的校园里,你们挥洒汗水书写华章:有的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有的被授予省级优秀毕业生、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有的获国家奖学金和励志奖学金,有的在各类竞赛中大显身手,先后有46个班获省级先进班集体称号,母校为你们的骄人成绩而自豪!今天,母校将送你们踏上新的征程。我相信,深受母校熏陶的你们,散发青春活力的你们,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你们,一定会在新的舞台,绽放新的灿烂,创造新的精彩!

同学们,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芳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代,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最关键时代。你们生逢其时,重任在肩。在你们整装待发之时,我既满怀欣喜,期待你们展翅高飞,又忍不住心情忐忑,想对你们再叮嘱一遍。

我想叮嘱你们,心有大我,积极担当时代的责任。习近平总书记说过,“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我们的青年知识分子,历来有浓厚的家国情怀,有报国之志,有报国之能,为国家之富强、民族之振兴,不遗余力、前仆后继,上下求索、驰而不息。现在,接力棒递到了你们手中。新时代,民族和国家,如何解答新的课题,如何实现新的飞跃,归根结底要看你们新的一代。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能有多大成就”。希望你们“立鸿鹄志,做奋斗者”,胸怀大局、心有大我,无论所处何时、所居何地、所谋何职,都要常怀报国之情,常思兴国之道。举其大者,当携时势之力,凭借学识和行动,影响中国、影响时代;举其小者,也当正心正行,投身时代洪流,为泰山之一石,为沧海之一滴!如此,才能不负时代,不负青春。

我想叮嘱你们,心有挚爱,积极担当家庭的责任。家是社会的细胞,是个人的窠巢。在家里,你们将收获甜蜜的亲情,收获最美的安宁。在最困难、最艰苦的时候,家人不会舍弃你;在最疲惫、最沮丧的时候,家是心灵港湾。

随着年龄的增长、心智的成熟、事业的发展,同学们不再是家中被抚育的那位。家能为你们遮风挡雨,也更需要你们顶天立地。你们的决定,将影响家业的盛衰;你们的言行,将影响家人的喜悲。除了父母的家庭,你们还将组建新的家庭,并拥有新的身份——丈夫或妻子,宝爸或宝妈。这一切,并不太遥远。正如大学生涯呼啸而过一样,新的身份,也将很快到来。请你们做好准备!

我想叮嘱你们,心有阳光,积极担当人生的责任。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经济社会的变化越来越快,你们面临的选择也会越来越多。过去奉为圭臬的,如今未必适用;今日视作潮流的,明天未必可行。快速变化,带来无限机遇,也暗含太多歧路。抓住机会,远离歧路,需要前辈的经验和伙伴的帮助,更多要靠自己的判断和选择。

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人生之路,有鲜花也有荆棘,有掌声也有质疑,甚至有暂时的失败。人生之路很漫长,关键处却只有几步。希望你们对自己负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历练宠辱不惊的心理素质,坚定百折不挠的进取意志,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善于明辨事非、决断选择,善于变困难为动力、化挫折为财富,守住人生底线,珍视名节健康,坚持自律自励、向上向善,努力练就金刚不坏之身、成就无悔精彩人生。

同学们,母校是人生驿站,更是永久精神家园。千言万语,难以表达对你们的不舍和期待。请记住,无论你们飞得多高、走得多远,母校都会一如既往关注你们、支持你们、祝福你们,期待你们持续不断从四面八方传来好消息!

“千川江海阔,风好正扬帆”。希望同学们乘新时代春风,牢记责任,勇于担当,脚踏实地,开拓进取,奋力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青春的精彩华章!

学校学习贯彻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本报讯6月27日,学校召开会议,传达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副校长颜敏就学习贯彻会议精神提出三方面要求。各教学单位、相关职能部门的负责同志及部分教师参加了会议。

在传达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后,颜敏结合学校实际,紧紧围绕如何更好推进本科教育,提出三方面要求。一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牢把握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和根本标准。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5月2日视察北京大学时提出的四个“重大论断”、四个“主要内容”和对青年学生提出的“四点希望”,各单位要结合实际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二要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即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根据陈宝生部长讲话要求,对照四个回归,广泛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经过思想大讨论,明确应该干什么和应该怎么干,把四个回归的要求真正落实到行动中。三要写好“奋进之笔”,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学习陈宝生部长讲话精神,要把建设高水平教学体系、提高教学水平作为工作重点,着力提升专业建设水平、着力推进课程内容更新、着力推动课堂革命、着力建好质量文化、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推动优质资源开放共享、重塑教育教学形态,加快提高我校人才培养的整体水平,实现“变轨超车”。(教务处)

学校成功举办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报告会

本报讯6月27日下午,学校在象湖校区学术交流中心多功能报告厅举办了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申报培训会。会议由副校长颜敏主持。

本次培训,旨在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项目深度融合,拓展实验教学内容广度和深度,延伸实验教学时间和空间,提升实验教学质量和水平,提高各教学单位申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申报成功率。

河南省教育评估中心副主任张新民就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的相关政策、背景意义、内涵要求、建设原则及申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解读。张新民教授的报告深入浅出,结合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申报经验和评审问题进行了逐项指导,深化了教师们对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理解,明确了今后项目申报和建设的方向及目标。

颜敏在总结讲话中要求各参会单位要充分认识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准确把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能实不虚,虚实结合”的原则,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做好项目规划和建设,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各教学单位负责人、教研室主任、教师代表,教务处、综合实训中心相关工作人员共200余人参加了培训会。(教务处 琚新刚)

“5·25心理健康宣传月”系列活动圆满结束

本报讯 为进一步弘扬大学生心理健康文化、提高心理素质,5月21日—6月21日,由学工部主办、各院系二级心理辅导站承办开展的“5·25心理健康宣传月”系列主题活动圆满结束。

各院系二级心理辅导站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创新和自我教育能力,紧密结合“5·25心理健康宣传月”主题,举办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信息技术系举办了心理剧大赛;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举办了心理委员专题培训、“逐梦心语小站”心理健康微信公众号推广、“心语心愿”许愿墙等活动;生命科学系举办了“健康心灵,快乐成长”心理趣味运动会、心理征文比赛等活动;经济与法律学院、文学院和工商管理学院联合举办了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共建心理健康”主题交流;教育系开展了“5·25心理健康”活动周,包括心理素质拓展、周末电影、心愿墙、七天健身等;艺术学院举办了“适应新生活”专题讲座、观看心理电影《叫我第一名》。(学工部 袁磊)

2018年“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圆满落幕

本报讯6月19日下午,龙子湖校区2018年“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行政管理中心一楼会议室举行。佰汇帮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国家二级创业咨询师常洪涛,河南省创业培训师、郑州市创业导师李红印,龙子湖校区职业指导教研部、科研处、学生处、学报编辑部、招生就业处部门负责人担任决赛评委。龙子湖校区各院系负责人及100余名师生一起观看了比赛。

本次大赛以“勇立时代潮头,放飞青春梦想”为主题,在244个创新创业项目基础上,经过院系初赛,培训辅导,选拔出21个创新创业项目进入决赛。经过激烈角逐,生命科学系“I&Yogurt—恋上酸奶吧”创业项目获一等奖,艺术学院“荣途”创业项目、经济与法律学院“互联网+帮邦信息服务平台”创业项目获二等奖,工商管理学院“三叶桨”、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学托邦”、数学与统计学院“1+X创意阅读”创业项目获三等奖,其余15个项目为优秀奖。经济与法律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教育系与学前教育学院获得优秀组织奖。

本次大赛,参赛项目紧扣主题,立足专业,结合社会热点痛点问题,既有高新科技项目、电子商务项目,也有传统零售、实体经济和连锁经营项目,展示了我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优秀成果。(招生就业处 郭晓亮)

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二)

(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五)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全面取消以药养医,健全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坚持预防为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预防控制重大疾病。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支持社会办医,发展健康产业。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

(六)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法打击和惩治黄赌毒黑拐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保护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七)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要完善国家安全战略和国家安全政策,坚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统筹推进各项安全工作。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加强国家安全法治保障,提高防范和抵御安全风险能力。严密防范和坚决打击各种渗透颠覆破坏活动、暴力恐怖活动、民族分裂活动、宗教极端活动。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增强全党全国人民国家安全意识,推动全社会形成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合力。(摘自《十九大报告》)

关闭窗口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