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组织党员干部收听收看“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实况
本报讯5月4日上午,学校积极组织党员干部收听收看中共中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实况直播。校党委书记李德平,党委副书记、校长王雪云,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王建生,副校长李宝洲,纪委书记刘云兵,副校长张风格等与龙子湖校区机关党员干部一道,在行政管理中心一楼会议室观看实况直播。象湖校区党务行政部门党员干部在行政楼二楼会议室集中观看实况直播。各院系党总支也组织党员干部、师生集中收听收看实况直播。
大家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视野宏大,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是一篇光辉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有为的举措,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入领会,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贯穿到各项工作中,为学校的融合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宣传部 薛世俊)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校徽(临时)启用
本报讯 日前,校党委研究决定,启用河南财政金融学院校徽(临时),待河南财政金融学院首次教代会通过后正式启用。
校徽由学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师高飞、王莉共同主持设计、制作完成。校徽整体形状为由内到外的“同心圆”,象征年轮,寓意圆美圆满、校园和谐,体现了学校深厚的办学底蕴和博大宽广的胸襟。外环上方为著名书法家张志和先生为学校题写的校名,庄重大方,遒劲有力,下方为英文校名,寓意学校立足传统、面向世界、开拓未来。内环图形设计,上方为学位帽,表达学校立德树人的办学宗旨和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下方设计来自于中国古代布币符号造型,象征学校财政金融专业属性;中心图案为一本打开的书,开启了智慧之窗,体现了学校人文精神;整体图形又似一尊“鼎”的抽象造型,寓意学校鼎立中原、融入世界;图形内嵌字母Y、C、J,为豫、财政、金融的首写字母,与校名上下呼应。校徽标准色为“税务蓝”,沉稳的色调,象征诚信、规范的理念。
校徽整体设计主题鲜明、内涵丰富、寓意深刻,形象沉稳庄重、色彩搭配适宜,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识别性,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发展愿景。校徽的启用对提高广大师生和校友的凝聚力,增强师生爱校、荣校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宣传部 郑 义)
校长王雪云到我校小麦育种试验基地调研
本报讯5月5日上午,校长王雪云在党政办,科研处,生命科学系、社会人口学系负责同志的陪同下,前往我校荥阳市广武镇小麦育种试验基地调研指导工作。
王雪云一行认真听取了我校小麦育种专家王世杰教授对正在培育的小麦的情况介绍,亲自到试验田实地察看了小麦的生长情况,详细了解了今年小麦因气候异常导致群体小、个体弱、冻害重、返青晚的基本情况,对我校小麦育种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小麦育种科研团队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王雪云希望王世杰教授继续发扬成绩,再接再厉,争取在新的一年取得更高水平的科研成果;科研处和生命科学系、社会人口学系要立足学校实际,用好用足上级政策,创造有利条件,切实承担起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的重要任务,努力为增强学校科研实力做出新的更加突出的贡献。(党政办李建利)
向人类最伟大的思想家致敬
●人民日报社论
科学的理论,跨越历史闪耀真理的光芒;伟大的思想,超越时代激发信仰的力量。
1818年5月5日,马克思在德国特里尔城诞生。一个多世纪以来,这位“千年第一思想家”的英名和事业长存于世,极大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切缅怀马克思的伟大人格和历史功绩,深情重温马克思的崇高精神和光辉思想,深刻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真理力量,明确宣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为我们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必将进一步推动全党坚定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必将进一步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向人类最伟大的思想家致敬,是致敬一种伟大的人格。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马克思的一生,是胸怀崇高理想、为人类解放不懈奋斗的一生,是不畏艰难险阻、为追求真理而勇攀思想高峰的一生,是为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世界而不息战斗的一生。为了人类解放的崇高理想,他颠沛流离而初心不改、贫病交加而矢志不渝;为了创立科学理论体系,他毕生忘我工作,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为了改变人民受剥削、受压迫的命运,他满腔热情、百折不挠,始终站在革命斗争最前沿。马克思既是伟大的思想家也是伟大的革命家,他的崇高信念、坚定意志和不懈奋斗成就了他的伟大人生。
向人类最伟大的思想家致敬,是致敬一种光辉的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始终站在时代前沿。这一科学理论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学如何进步,马克思主义依然显示出科学思想的伟力,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
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充分检验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充分贯彻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时代性。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统一起来、同我们正在做的事情统一起来,共产主义理想就一定能够在不断改变现存状况的现实运动中一步一步实现。
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奉者、坚定实践者,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真经”。习近平总书记从九个方面,深入阐释了新时代如何学习马克思、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思想、关于坚守人民立场的思想、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思想、关于人民民主的思想、关于文化建设的思想、关于社会建设的思想、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关于世界历史的思想、关于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思想。深入领会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才能不断从中汲取科学智慧和理论力量,更有定力、更有自信、更有智慧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要把科学思想理论转化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就需要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中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进入新时代,面对前所未有的风险考验,中国共产党人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具有原创性、时代性的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必将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让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今天,我们纪念马克思,是为了向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致敬,也是为了宣示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坚定信念。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继续高扬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执着努力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我们就一定能让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人类社会美好前景不断在中国大地上生动展现出来。(原载《人民日报》5月5日第一版)
我校运动健儿在第十二届河南省定向锦标赛获佳绩
本报讯5月2日至6日,由省体育局、省教育厅、省科技厅主办,省社会体育管理中心、省全民健身协会、省学生体育总会、省无线电定向运动协会、新乡市体育局承办的第十二届河南省定向锦标赛在新乡市辉县成功举办。本届赛事共有来自全省10个地市、63个单位的近千名运动员参加,参赛人数再创新高。
比赛设百米赛、短距离赛、中距离赛、长距离赛、接力赛、短距离接力赛等6个项目,共22个组别。我校从2017级体育专业学生中选派出7名学生组队参加了精英组别比赛。经过全体队员的努力拼搏,我校代表队获得精英组短距离赛团体第1名,百米赛团体第2名;男队获M21精英组长距离赛团体、短距离赛团体第2名,中距离赛团体、百米赛团体第3名;女队获W21精英组短距离赛团体第2名,百米赛团体第3名;魏寒同学获W21精英组短距离赛第4名、长距离赛第4名、中距离赛第5名、百米赛第6名,吴常昊同学获M21精英组长距离赛第6名,吴佳翔同学获M21精英组百米赛第8名,郭洁同学获W21精英组百米赛第8名。
比赛中,队员们克服训练时间短、比赛经验少等困难,不畏压力,奋勇拼搏,用顽强的意志、高昂的斗志为学校赢得了荣誉。通过参加精英组的比赛,与包括国家定向队队员在内的全省最优秀的运动员同场竞技,提升了我校运动员的自信心,积累了参加高水平组别赛事的经验,为参加更高级别赛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体育系 任卫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