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城市大学校长倪政立一行来我校访问
本报讯9月29日,马来西亚城市大学(原马来西亚城市理工大学)校长倪政立博士、国际部部长姜忠岐一行5人来访我校,看望首届中马合作办学项目师生。校长王雪云、校领导张学功会见了客人。办公室、国际教育部、工程经济系相关负责人参加了会谈。
王雪云对倪政立校长一行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她向客人介绍了我校的建设发展历程、办学特色、专业优势、发展目标以及办学成果。她表示,两校开展合作办学得益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希望双方进一步加强互信,深化合作,共同提升合作办学项目的办学质量和水平,争取把该项目办成国家“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示范性项目。张学功向倪政立校长一行介绍了我校中外合作办学开展情况及项目运行中遇到的一些典型问题。他指出,在双方共同努力下,首届合作办学班学生顺利入学,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下一步要努力把课程建设、外教管理等各项具体工作做实做好。
倪政立介绍了马来西亚城市大学的办学历程、目前开展国际合作的情况,以及在中马“一带一路”建设中所肩负的各项工作任务,诚邀我校师生到马来西亚城市大学交流访问,期待两校有更进一步的交流合作。
两校围绕合作办学项目的外籍教师派遣、课程对接、学生赴马深造等事宜进行了深入交流,达成了初步共识。
访问期间,倪政立一行还与首届中马合作项目师生进行了座谈,就课程开设、赴马留学等事宜与学生进行了面对面地交流。(国际教育部)
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取得的成就(上)
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
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端正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国内生产总值从五十四万亿元增长到八十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百分之三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高铁、公路、桥梁、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粮食生产能力达到一万二千亿斤。城镇化率年均提高一点二个百分点,八千多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成效显著。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南海岛礁建设积极推进。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逐步健全,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外汇储备稳居世界前列。
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蹄疾步稳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着力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压茬拓展改革广度和深度,推出一千五百多项改革举措,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全社会发展活力和创新活力明显增强。
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制度建设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不断发展,党内民主更加广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全面展开,爱国统一战线巩固发展,民族宗教工作创新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深入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相互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日益完善,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取得实效,行政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建设有效实施。
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党的理论创新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更加鲜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弘扬,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文艺创作持续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互联网建设管理运用不断完善,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主旋律更加响亮,正能量更加强劲,文化自信得到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
人民生活不断改善。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百分之十点二下降到百分之四以下。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中西部和农村教育明显加强。就业状况持续改善,城镇新增就业年均一千三百万人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大幅提高,保障性住房建设稳步推进。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国家安全全面加强。(摘自十九大报告)
二○一七年中国收入分配研究中心基地联席会暨城镇化与收入分配国际研讨会在我校举办
本报讯10月21日,中国收入分配研究中心基地联席会议暨城镇化与收入分配国际研讨会在我校象湖校区学术交流中心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中心主办,河南财政金融学院承办。来自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英国卡迪夫大学、塞尔维亚诺维萨德大学、广东财经大学、青海大学、兰州财经大学、内蒙古财经大学、河南财政金融学院、广西财经学院、广西省财政厅政策研究室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等参加了此次会议。
开幕式由河南财政金融学院校长王雪云主持。河南财政金融学院党委书记李德平致辞。李德平代表全校师生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与会各位专家表示热烈欢迎。他向与会专家介绍了近年来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态势,以及河南财政金融学院的建设与发展情况。他指出,中国收入分配研究中心河南基地在我校设立四年来,有力地提升了我校科学研究水平,助推了学校升本建设和内涵发展,提高了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此次会议的召开对加强学校学科专业建设,提升教学科研水平,扩大学校影响力将起到重要促进作用。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中国收入分配研究中心主任杨灿明教授指出,收入分配问题是国际社会的千古难题,学者们要对其重点、难点、热点问题进行深入探索,实现理论上的升华。中国收入分配研究中心从去年开始对中国居民收入与财富进行问卷调查,今年的调查要扩大样本数量,提高质量,要长期开展下去。中心要与各个分基地、国内其他研究机构加强合作、协同创新,同时要进一步扩大国际合作,使收入分配研究水平进一步提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校长姚莉教授指出,在十九大召开期间召开此次会议意义深远而重大。习总书记关注民生、关心人民,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重要位置,收入分配是人民最关注问题之一,中国收入分配研究中心基地肩负重任。中国收入分配研究中心基地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重要的学术研究高地和执政决策智库。她希望基地成员加强联系,加强总基地的顶层设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提供人力、物力、财力和政策的多方位支持,争取在平台上更上一层楼,在理论创新上取得更大突破,在执政决策上有更多更好的成果被采纳、被转化。
广西财政厅政策研究室研究员张俊军指出,今年来中国收入分配研究中心基地的研究内容和方法更加深入,研究成果更加丰富,增加了国际交流,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希望中国收入分配研究中心基地成员加强合作、协同创新,把中心办成在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收入分配研究机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社科院常务副院长康均心表示,中国收入分配研究中心瞄准国家发展的战略前沿,目前已形成科学研究、人才培养、高端智库、社会服务“四位一体”的研究模式。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河南财政金融学院的科研管理工作一直以来保持着密切联系,有着深厚的友谊和坚实的合作基础,希望两校研究中心的合作之花越开越艳。
主题发言阶段,15位作者就他们提交的会议论文进行了交流,主持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税学院院长胡洪曙教授、河南财政金融学院财政税务系主任韩宗保教授、中国收入分配研究中心副主任孙群力教授对发言内容进行了点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税学院院长胡洪曙报告了中国收入分配研究中心一年来的工作情况。他指出,此次研讨会论文质量有了一定程度提高,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更加接近国际主流,外国教授的研究成果为大家拓宽了国际视野,基地成员之间进一步深入合作,取得更丰硕的成果。
会议决定,下届基地联席会议由兰州财经大学承办。(宣传部)
龙子湖校区领导郭富华调研贫困村并慰问驻村第一书记
本报讯9月20日至21日,龙子湖校区领导郭富华带领龙子湖校区党政办、组织部有关同志赴虞城县稍岗镇后吴村调研扶贫工作,慰问驻村第一书记。
郭富华一行听取了驻村第一书记工作汇报,仔细查看了扶贫工作台账,认真询问了村情村况,实地考察了美丽乡村建设现状及扶贫车间、道路、文化广场、文化大舞台、卫生室等基础设施。
在结束调研的座谈会上,郭富华对第一书记辛勤工作和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她指出,选派第一书记是推进扶贫开发、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创新之举,是夯实基础、推动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抓手,是密切党群关系、凝聚改革发展的有效途径。学校高度重视扶贫工作,驻村抓党建促脱贫工作不仅是第一书记的工作,也是学校的一项政治任务。她希望第一书记牢记使命、立足岗位,大力发扬艰苦奋斗、扎实工作、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紧紧依靠当地干部群众,结合当地实际理清脱贫致富的工作思路,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抓党建促脱贫工作规划。要认真领会中央、省委扶贫工作精神及要求,利用好农村基层工作这个平台,抓好舆论宣传,强化社会对学校认可度,彰显学校良好形象。要精准识策、精准帮扶,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以优异的工作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党政办 李建利)
省档案局检查组来校检查指导工作
本报讯10月25日,以河南省档案局业务指导处徐莉副处长为组长的河南省档案局检查组一行6人,对我校档案管理工作进行了检查指导。校领导田俊廷、王孝俊出席汇报会和意见反馈会,两校区办公室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王孝俊主持。
徐莉指出,高校档案是高校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依据,也是高校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检查旨在了解情况,发现问题、提出意见,促进高校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提高文件归档质量。
田俊廷代表学校向检查组介绍了学校基本情况,从档案管理体制和制度建设、档案管理队伍建设、档案收集整理归档、档案化信息化建设、档案资源开发利用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努力方向等方面作了工作汇报。汇报会后,检查组到学校档案库房实地查看了文件材料归档情况。
反馈会上,徐莉代表检查组对我校档案管理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我校领导高度重视档案工作,档案管理规章制度健全,档案收集齐全、管理规范,档案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检查组还就加强档案工作体制建设、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给予了指导。(党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