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书一世界 一花一天堂
●燕 博
每个人都是一朵花,每朵花都有着自己的世界。同样,每本书也都有着自己的世界。
正当夏天,青春绽放的季节,我却踌躇不前。沉浸书海,才知“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读书,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
我比较怕冬寒,原本不喜欢冬天。直到有一天,我读了宋朝诗人王安石的诗后,改变了想法。王安石用奇情妙思采下了寒冬腊梅的幽香,使人感受冬天的温暖。望着这银装素裹的世界,我注视着那墙角数梅,心不禁随它一起跃动,真是一次心的洗礼。梅花是花,雪花是花;笑容是花,泪眼是花。生命中的每一时每一刻,前行中的每一脚每一步,都是一朵朵徇烂的花。不经一番彻骨寒,哪得梅花扑鼻香。
徐志摩的书,那是一个浪漫微妙的世界,令人陶醉;
朱自清的书,那是一个平凡动人的世界,使人流泪;
路遥的书,那是一个朴实无华的世界,催人奋进;
张爱玲的书,那是一个华美迷离的世界,让人心动。
我最爱张爱玲。提起她,心头总会涌起一种别样的滋味。她有着旷世难寻的才华,有着灵动飘逸的气韵,有着高贵典雅的气质。她的一生充满传奇的色彩:有缺少父爱的凄凉童年,有与胡兰成相遇相知的浪漫,有赖雅余生陪伴的温馨,可在那个兵荒马乱的时代成长起来的她,一点也不幸福,胡兰成风流成性、不负责任,她人生最初最重要的时期都处于那些刻薄、没落、自私的人群之中。张爱玲笔下的人物便是在爬满蚤子的生命中苦苦挣扎着,但终不免一个悲剧性的命运。张爱玲自己的爱情也是,她爱上了一个民族汉奸,这样的结局终究不能完美。因此,她的文章风格也始终笼罩在郁郁寡欢的笔调下,《金锁记》《花雕》都有着不能完美的结局。但她却慷慨地赋予《倾城之恋》一个完美结局,这或许是她对爱情的真心寄托,抑或是对心中那份渴望爱与完美的情怀的眷恋与不舍吧。
《倾城之恋》,讲述了在一个动乱的年代里,人们受到种种影响,什么都颠覆了,唯一剩下来的、可以依靠的,便只有两个人之间的感情与关系。我很喜欢这个主题,一个动荡的年代,一段唯美的感情。即便有一天一切都成了废墟,但人心中的东西却能让人们紧紧依偎着,相依为命。《倾城之恋》发表在1943年,那时太平洋战争已经爆发,上海正式沦陷,因此作品的精神内涵和审美情趣与流行的通俗小说不大一致。它不仅描写都市市民的生活细节,而且抓住了社会大变动给一部分人带来的精神惶恐,提出一个时代的特征:乱世。个人及时行乐的情绪通过古老家族的衰败隐喻着传统道德的没落,如此读者也能多少理解了她笔下人物的性格了。《倾城之恋》是一个传奇,过程艰辛,结局唯美。
独爱张爱玲,只是因为她的小说格外贴切,散文格外诚恳。一例是小人物,明明是她编出来的,却不着一点人为的痕迹,好似天然生就几个人物,一段故事,搁在那儿,只不过借她之手留在纸上了。这样的人物却一直就有,直到现在,他们就是我们,我们也是他们。大家的笔下,人物虽则在时代里,却有着历代的共性,是为名著。
对我来说,一本书就是一个世界。如果我们不涉及其中,那它就只是单纯的被人遗忘在架子上安静的物品。但只要你翻开,它就会为你展现它的世界,一个让你渐渐丰满的精彩世界。
一书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只因有你,生命更精彩!
阅读之美 经典优雅
●王梦伟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高尔基。
你是否还记得上次翻书页的沙沙声?你是否还记得上次拿的书在手中留下的清香?你是否还依稀记得林妹妹那虐心的恋?你是否能对杨绛先生的话记忆犹新?你是否关掉手机,放下工作,阅读经典,宁静于心?
经常听到人们说起阅读。读书,可以让你萌发许多写作灵感;读书,可以让你明事理、懂礼节、讲诚信;读书,可以让你增加各种知识;读书,可以让你变得有智慧去战胜对手;读书,也能让你心情愉快,放松自我。读书能陶冶人的情操,给人知识和智慧,还可以培养人的高尚品德。那么,到底读什么样的书对我们有这么大的帮忙呢?我的答案是经典之书。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我们仨》是杨绛先生92岁时所著,回忆了先后离她而去的女儿钱瑶和丈夫钱钟书,诠释了家是人生最好的庇护所。“我们仨其实是最平凡不过的。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看到这,我感触颇深。所有的家长想要的幸福亦是如此简单,家人健康,与世无求,与人无争,相守快乐。读《自在独行》,感受平凹先生素来喜静。他觉得自在的要么是行走于心的大地,要么是隐居自己的书房。这本书写情感,聊爱好,谈社会,说人生,有俗世的智慧,也有生活的趣味。写给生命的行者,愿他们能懂得孤独的意义,在生活里多一些从容潇洒。读《明朝那些事儿》,静观1344年到1644年这300年间明朝的故事。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加入小说笔法,语言幽默风趣,对明朝几帝和其他王公权贵以及小人物的命运进行全文展开,尤其对官场政治、战争、帝王心机着笔,并加入对当时政治经济制度和人伦道德的演绎。
古人云“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今人云:“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人们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读书贵神解,无事守章句。”从古至今,通过读书了解知识,了解文化,我们也不例外,那就好好读书吧!多读书,读好书,做一位内有文采,外有气质的现代人吧!
关掉手机,静静听一听沙沙的翻书声,闭上眼睛,闻一闻淡淡的书香气,你的人生之书,不该缺了经典这一页,你的文明之举,不该少了阅读这一步。让我们一起,阅读美文,品味人生,阅读经典,传诵文明。
“阅”爱“阅”强
●张灿利
“管他圣人和愚人说些什么,一切都理想!”
——题记
纵观古今,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这是国人向世界炫耀的资本。上下五千年,悠久的时光,留下了许多经典文化遗产。越来越现代化的中国,又增添了多少新的优秀文化呢?又有多少人依然保持着阅读的好习惯呢?
在信息井喷的时代,很多人都喜欢新颖的东西,成为“标题党”。对于社会八卦的东西,即使“掘地三尺”也要弄清楚它的缘由,仿佛如果不知道的话,就被时代抛弃了。而对于优秀文学作品,人们往往是惜时如金,不会多深究它一秒。于是,便兴起了各种各样的活动来提高人们对于弘扬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其实,在熙熙攘攘的现实中,不妨放慢自己的脚步,欣赏周围的风景,喝一杯咖啡,品一本好书,洗涤心灵,让劳累的自己得到一丝放松。
中国是一个注重传承文化、拥有丰富文化底蕴的国家。为了弘扬传统文化,我国在小学已经开始开设国学课程,让小学生从小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不让传统文化遗失。除此之外,我国还在全球范围内推广中华传统文化,在全球127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了近500所孔子学院,让世界各国人民更直接地接触中华文化,传递中华文化。全世界都在传承中华经典,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有什么理由不“阅”爱“阅”强呢?
人们都说大学是个象牙塔。无疑,在大学的我们是幸福的,没有高中繁忙的作业,没有社会上的各种压力,并且还有很多自由时间安排自己的课外活动。除此之外,更让我们感到幸福的是图书馆里丰富的藏书。各式各样的书籍,每阅读一本书,就会增加一分精神财富。大学里提供这么好的图书资源,我们为什么不倘佯书海,升华灵魂?在春暖花开的早晨,在夏雨淅沥的午后,在硕果丰收的寂夜,在暖日洋洋的正午,随手拿起一本最爱的枕边书,在最美的景色里,静静地品读,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我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喜欢安静的环境。一个人的时候,书就成了我最好的陪伴者。读书的时候可以远离喧嚣,外界的一切都与你无关,你可以跟着作者一起进入一个新的世界,随着他的叙述体会他的喜怒哀乐,这应该是阅读的最高境界了。当你无聊的时候,烦躁的时候,失意的时候,不妨放下手里的手机,随手拿起一本书,换个心情,你会发现有些事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可能你会觉得这“鸡汤”很枯燥,社会就像是“反鸡汤”,有时会把你打败。但是,至少我们内心有着正能量,依然保持着纯真之心,让自己过得心安理得,这就是读书的意义!
书就像酒,也像是老时光,每个人经历不同,在不同的时期,读同一本书,也会得到不同的感受。所以,请带着最初的心,多读你爱的书,多做有意义的事!2017,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阅”爱“阅”强!
书——我的精神伴侣
●张毅莹
此刻,端坐在书桌旁,面前一本《平凡的世界》,令我怡然自得,仿佛整个世界都是我的……
遇
遇见这本书绝不是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已经无数次听闻它那巨大的影响力,前段时间终于有幸拥有了它。它的到来,使我的生活焕然一新。它在无数个课间与夜晚都陪伴着我,使我沉醉其中,得之甚多。因为它,我遇见了一个贫苦但有志气、不甘于平庸的孙少平;因为它,我遇见了一个敢于与旧社会不良法则做斗争的孙少安;因为它,我遇见了在平凡的世界中许许多多的不甘于平庸的平凡人……一本好书,会体现一个社会的缩影,书中每个人的性格和特点都实实在在地反映着中国七八十年代的状况,使我身临其境,为之动容。当我阅读时,仿佛自己就真实地经历着其中的悲欢离合。当其中的人物遇到苦难、拼尽全力仍不能改变现状时,我会为之愤愤不平、怅然若失;当他们在付出巨大努力后,终于获得收获时,我会将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书,成为了我精神的一部分。
寻
寻找书与现实生活的契合点,是我的成长点与乐趣之一。“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此番形容书籍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则是极其贴切的。生活常事是书中情节的现实来源,然而,书中的故事却也大大地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几个月前,家里发生了一件大事,自己得知后痛苦得不能自己。如果没有《平凡的世界》,我不知道自己还能怎样渡过那段灰色时光……路遥先生的著作解救了多少像我一样彷徨、痛苦的心灵。主人公孙少平在面对家里穷得叮当响、社会各种不公平、甚至连读书看报这点小愿望都不能实现的艰苦环境下,他受到的是身体与心灵的双重打击,然而他仍然能做好自己应当做的事,保持一颗热忱的心去面对生活,去迎接生活的苦难。那么,21世纪的我有吃有穿,有这么好的学习环境,所经历的又算什么呢?想到这些,心里释然了许多,相信只要内心永不放弃,充满希望,一切都会好起来!这,只是生活中的一个小插曲,还有多少个失望、迷茫的时刻,都是靠阅读书籍才让自己不安的心趋于平静;多少个放弃、退缩的想法,都被书中人物那敢于直面艰难生活的信念给对比得面红心愧;多少个与人争论是非的“大战”都被书中那宽宏大量的胸怀给渐渐抹平……
书,它呈现给你的是文字,带给你的却是心灵的冲击。只有书籍,能把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你。
融
融合于书,将书中故事融合于生活,融合于社会。如果你的生活中没有书籍,那么你就只能单调地过一种人生;如果你的书架上摆满了全世界名人大家的作品,那么可能你会在短短的一生中,经历千千万万种人生,岂不妙哉?当我读到他人的遭遇,如同身历其境,学之处事之理,使自己的一生少犯错误,少走弯路。正如周国平所说:“阅读是历史上伟大灵魂的交谈,借此把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占为己有’”。通过读书,我有幸和过往雄杰秉烛夜谈,将他们的知识化为我的见识,将他们的经历吸纳为我的经验,成就更好的自己!
我爱书,它已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也成为我一生中最忠实的心灵伴侣。我始终相信凯勒的一句名言:“一本好书就像一艘船,带领着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无限广阔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