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6月15日456期A3版
2017-06-23 00:00 校报编辑部 

艺术学院学生第六届海洋文化创意设计大赛获佳绩

本报讯6月1日,由国家海洋局宣传教育中心、中国海洋大学和郭建海洋局北海分局共同举办,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全国高校涉海教务联盟承办的第六届海洋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大学组)落下帷幕。我校龙子湖校区艺术学院2015级设计专业张馨月同学的海洋创意海报作品《劫后余生》获入围奖。

全国大中学生海洋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作为海洋文化传播和创意的新平台开始于2011年。大赛系“世界海洋日暨海洋宣传日”活动之一,分别以“海洋·人类·和谐”“美丽海洋”“海洋强国梦”“丝路海洋”和“创意海洋”为主题,已成功举办五届。本届大赛共有550所高校、84所中学参赛,征集作品30680件。(艺术学院 鲁叶滔)

图书馆召开“读书月”系列活动总结表彰大会

本报讯6月9日下午,图书馆在图书馆阅览室大学生读者协会活动中心召开了“读书月”系列活动总结暨表彰大会,来自学校各院、系、部的130余名师生参加了会议。

该活动由校宣传部、团委、图书馆、大学生读者协会联合组织开展,以“阅读涵养人生,经典传承文明”为主题,从4月下旬开始至5月下旬结束。活动旨在培养师生积极健康的阅读习惯,引导全校师生在提高科学文化素养的同时注重自身思维开拓,突显文化育人和文化传承功能。活动期间开展了读书倡议书、读者签名、成语接龙、优秀书目推荐、图书馆电子资源利用报告会、“纸张的艺术”“读者之星和十佳教工读者”评选、精品图书展、有奖征文及读书交流等11项富有特色的活动。

会上,对2017年读书月活动情况进行了总结,宣读了获奖读者名单,并对获奖的40名读者进行了现场表彰。学生代表在会上发言。

宣传部负责同志对图书馆读书月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及全体获奖读者表示了衷心的祝贺。他从读书的功能、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精神、活动主题的内涵等方面诠释了开展读书月活动的意义。他表示,本次读书月活动体现了图书馆工作向纵深方面延伸,活动主题有新的拓展,校园文化打造了新的品牌。他希望同学们能够崇尚读书、品读经典、博览群书、学以致用,养成终生读书、学习的好习惯,并将读书的好习惯带回家庭、带到单位中去。(图书馆 李明儒)

我校乒乓球队第十三届大学生乒乓球锦标赛获佳绩

本报讯5月29日—6月4日,由教育厅主办的河南省高等学校“工行杯”第十三届乒乓球锦标赛在信阳师范学院举行。此次比赛共有63所高校400多名在校大学生参加。我校代表队首次组队参加本科乙组男子团体、双打和单打的项目并获佳绩。

比赛中,运动员们轮番上阵、顽强拼搏,最终获得本科乙组团体第七名;体育系2016级学生王潼获得本科乙组男子单打第六名;体育系2015级学生范世林获得“优秀运动员”称号,龙子湖校区教师沈文丽被评为“优秀教练员”。我校乒乓球队在本次比赛中顽强拼搏,赛出风格,赛出水平,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体育系 沈文丽)

工商管理学院举办第二届会计专业技能大赛

本报讯6月8日上午,工商管理学院第二届会计专业技能大赛决赛在启慧楼414实验室举行。教务处、工商管理学院负责同志观看了比赛。

比赛旨在拓展大学生的会计视野,提高专业岗位技能,并为会计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个知识竞技、专业技能交流的平台。

参加此次大赛的学生分为6组,每组4人,参赛选手依次展示了手工点钞、手工填票、手工制证和电算化制证等会计专业技能。每位参赛学生都拿出自己的最高水平,展示了扎实的专业功底和较高的专业素养。参会的领导和老师们为获奖同学颁发了荣誉证书和奖品,并与他们合影留念。

此次大赛提高了同学们学习会计技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增强了学生未来的就业竞争力。(工商管理学院 万永彬)

龙子湖校区召开校园餐饮工作座谈会

本报讯6月14日下午,龙子湖校区后勤管理处在瑞园4206教室,组织召开校园餐饮工作座谈会。后勤管理处负责同志、伙食科全体人员、校园餐厅经理、部分商户和学生代表参加了座谈会。

座谈会上,大家围绕校园餐厅目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以及今后如何加强管理,给学校广大师生提供安全放心食品和优美卫生的就餐环境畅所欲言。伙食科工作同志、伙委会学生代表针对校园餐厅环境卫生、食品价格、商户服务态度等提出意见建议,餐厅经理、商户代表分别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耐心解答,并承诺立即进行整改落实,将不断改善就餐环境,提升服务质量,让广大师生满意。

后勤管理处负责同志表示,学校餐饮工作事关广大师生的身心健康,餐饮公司一定要高度重视,食品安全是重中之重,要时刻警钟长鸣;要守住底线,狠抓落实,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等有关食品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层层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加强对餐饮从业人员培训教育工作,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切实做好校园餐厅的经营管理工作。

座谈会上传达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学校食品安全与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通知》等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安排布置了暑假期间校园餐厅值班、整修等工作。(后勤管理处 王继伟)

生命科学系召开“5·25”大学生心理健康宣传周总结暨表彰大会

本报讯6月5日,生命科学系、社会人口学系在知行楼501室召开“5·25”大学生心理健康宣传周总结暨表彰大会。

会上宣读了《生命科学系、社会人口学系关于表彰2016—2017学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个人的通知》,贾海姣等20名学生被评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个人”,系负责同志为他们颁奖发了荣誉证书和奖品。

今年,生命科学系、社会人口学系在“5·25”大学生心理健康宣传周期间,组织召开了心理主题班会,举办了心理趣味运动会、经典心理电影赏析等多项活动,普及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增强了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对于培养全系大学生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构建和谐校园都具有积极意义。(生命科学系 张留锋)

生命科学系开展诚信还贷宣传教育成效显著

为进一步增强全系毕业生按时偿还国家助学贷款的意识,营造重信守诺的良好氛围。5月4日开始,生命科学系、社会人口学系在全系范围内,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诚信还贷宣传教育系列活动。经过扎实细致的工作,活动取得了显著效果,2017届贷款毕业生的提前还款率达到了100%。

一是召开2017届贷款毕业生座谈交流会。会上,学生资助工作负责人向应届还贷毕业生详细介绍了国家和学校关于助学贷款提前还款的相关政策,现场演示国家助学贷款网上还款流程,并就毕业生关心的有关问题,给予了回答,进一步坚定了他们提前还贷的信心。

二是开展诚信标语征集评选活动。通过在全系学生中开展诚信标语征集评选,既丰富了学生活动内容,又增强了学生关注诚信、践行诚信的意识。系里对评选出的优秀标语在校园主干道两侧进行张贴、悬挂,营造出了良好的诚信还贷宣传舆论氛围。

三是举办学生资助知识竞赛活动。6月是毕业季,也是在校生申请下一学年国家助学贷款和进行家庭经济困难认定的时间,系里积极组织全系有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和奖助学金意愿的学生进行资助知识竞赛。通过赛前、赛中和赛后的准备、考试和评比环节,学生进一步牢固掌握了相关知识,使国家资助政策在学生中进一步入脑入心。

四是召开诚信还贷毕业生表彰大会。通过对诚信还贷毕业生进行集中表彰,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使全系学生更加深刻认识到诚信还贷光荣,自觉向诚实还贷毕业生看齐,以他们为榜样,进一步牢固树立诚信意识,努力做诚实守信大学生。(生命科学系 张留锋)

经济与法律学院在郑州市“海之言校园直播营销”大赛中获奖

本报讯6月11日晚,由FM94.4郑州音乐广播举办的“喝海之言,瞬间清爽”郑州市校园直播营销大赛颁奖典礼在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召开。我校龙子湖校区经济与法律学院2016物流管理专业、市场营销专业组建了五支队伍参加此次比赛,并获郑州市“海之言校园直播营销”大赛最佳组织奖。

此次比赛分为方案PK、直播营销两个环节,我校参赛队伍发挥专业优势认真策划、积极筹备校园营销计划,充分体现了学生们积极进取、勇于争先的拼搏精神,展现了经济与法律学院全体师生携手并进、共同发展的优良传统。(经济与法律学院 杨 烁)

谈小学语文教育与中华传统文化

●王冬冬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结合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和在杨湾小学的教学实践,笔者对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育有以下体会。

一、让学生感受汉字的奇

1.字谜学习汉字。可以让学生自己搜集或编写字谜,在课堂上进行猜字谜学汉字活动,体会汉字的有趣。让学生明白记忆汉字的三种方法:组合法、象形法和意会法。组合法是根据谜面的暗示,把字的笔画或部件做加减,凑成一个字。象形法是把汉字的笔画比拟成事物,猜这种字谜需要观察力和想象力。意会法要求猜谜的人根据谜面的意思去联想。通过让学生轻松学习汉字,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加深他们的记忆。可以在班上开展猜字谜比赛活动,这种方法既能锻炼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激发对传统文化字谜的兴趣,还能使学生学习汉字更具趣味性。

2.谐音学习汉字。汉字谐音的表现形式很多,有古诗、歇后语、对联等,歇后语是比较常见的,可以让学生通过工具书、网络、生活积累等方法去搜集。但是要让学生明白搜集的是同音字方面的,如“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搜集到的歇后语让同学互相猜,可以出示前一部分,猜后一部分。还可以用墙报、黑板报等形式展示,让全班同学共享资源,通过诵读使学生加深理解,充分感受汉字的神奇和有趣。

3.学习汉字历史。通过了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变化,感受汉字的有趣。汉字不光神奇、有趣,还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因此,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以及发展变化,更有利于学习汉字,了解传统文化。汉字起源于甲骨文,演变至今,出现了好几种字体,在识字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加深对汉字的感情。

二、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美

1.感受诗歌的韵律美。要想让学生感知诗中形象、理解诗的内容,领悟诗中的情感,只有通过有节奏、带感情的诵读。因此,在教学中,需要传授给学生读出诗歌美感的方法。要教会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划分诗歌节奏,理清韵律。教师可以示范指导朗读,让学生读准字音,注意拖音、停顿、语气轻重、语调高低等,还可配乐,感受诗的语言美、音乐美、节奏美。

2.感受诗歌的意境美。教师在学生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想象诗人作诗时的情与景,派学生代表上台表演。学生在角色对话的表演中,不仅把当时的场面生动再现出来,而且也领悟到诗的意境,体会到诗人的情感,从而使学生感受到诗歌的韵味,培养积极向上的良好品德,塑造健康的人格。

3.感受传统节日的文化美。中国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传统文化氛围。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诗词反映了我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如王安石的《元日》、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老师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对古诗中的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更好地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

关闭窗口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