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5月4日至10日,生命科学系、社会人口学系在全系学生中举办了第二届大学生心理征文比赛。比赛以“健康心灵,幸福成长”为主题,共收到有效稿件45篇。经过严格、细致、公正评审,共有12篇文章获奖。本报选取了部分获奖征文予以刊发,以飨读者。
一首写给成长的歌
●范芸若
我们的心灵,原本是那杯晶莹的水,久了才发现,总有痛苦的尘埃跌落。没有哪杯水是一尘不染的,就看你如何用自己的聪颖与智慧去过滤人生的杂质。如果总是不停地搅和,让那些沉渣不断泛起,痛苦就会充斥着我们的精神。不如让那些尘埃慢慢沉淀下来,唯有如此,我们才能让每一天都尽量地清澈。
当你徘徊在寒冷的隆冬,你会期盼阳光的温暖;当你伫立在炎炎夏日,你会怀念树下的沁凉。黎明的第一缕阳光总会特别美丽,因为有了黑夜的衬托;星空下的夜格外迷人,因为有了星光的点缀。可以说,朱自清笔下的荷塘倒映出的正是一幅现实世界的图景:“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仿佛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但是,当这种光与影的游戏在心灵世界演绎的时候,我们就不会那么轻松了。一旦生命的阳光在你眼前消失,阴影便会永驻你的心头;而让心灵充满阳光,阴影就会被你踩在脚下。
“只有一点微弱的灯光,就是那一点仿佛随时都会被黑暗扑灭的灯光也可以鼓舞我多走一段长长的路”——这是巴金在述说。他当时所处的是怎样的年代啊!沧海横流,风雨如晦……人们难免望不见前程,看不到希望,这时我们需要自己点亮一盏灯。它的微光固然不能照彻黑暗,可是也会给寒夜里不眠的人带来一点勇气、一点信心。
阳光是世界上最纯粹的东西。它驱除阴暗,照耀四方,让人心旷神怡;它沐浴万物,让世界充满向上和成长的力量;它坦荡无私,播撒着快乐与博爱的光芒。阳光就是快乐,阳光就是幸福,阳光就是安详,阳光就是富足。拥有美好的心情才能欣赏靓丽的风光。决定你是否快乐的不是头顶直射的烈日,而是自己心中那一轮冉冉升起的朝阳。
然而,现实社会中,面对工作的紧张忙绿和生活的纷繁坎坷,常常让很多人迷失自我,身心疲惫,甚至不由自主地陷入了一元化成功的陷井和圈套。他们有的以所谓的“成功人士论英雄”,为了追名逐利、贪图财富而不择手段,结果走进了“成功”的死胡同而不能自拔,越“成功”越烦恼,越“成功”越缺少阳光,坦途变成了坎坷,天堂变成了地狱。其实,生活中不是没有阳光,而是因为你总低着头;不是没有绿洲,而是因为你心中只有一片沙漠。假如你的心中有一团火,即使在阴云密布的日子里也能充分享受阳光。如果你选择一元化成功模式,你就很难在追逐自己的梦想和兴趣的过程中,成就精彩、快乐的自己。
建立平衡的人生目标,你就会享受阳光的恩惠。一个人活着,不能只为了工作、事业、金钱、权力、地位,还有比这些更重要的东西,比如健康、家庭、朋友等。不要把工作上的压力和不良情绪带回家,也不要把生活中的不愉快带进工作,要学会良好的休闲方式。这样,你就会觉得原来生活是这样美好,人生是如此多彩。
让阳光心灵自由飞翔,还要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加强与心灵的沟通,增强自信心,保持一个健康的身体,你的快乐与阳光指数就会上升。当然,一个人总有烦恼。郁闷、忧愁的时候,我们不妨试着做一下蓝色冥想的练习,想象自己坐在一望无际的海边,头顶着蓝蓝的天空,蓝色的光芒包围着自己,朵朵的白云追逐着,各种压力和不良情绪被蓝色的光吸出体外,让自己的身心与海天、阳光连成一体。
频频回首,所得的并不一定都是远山含翠的金粉记忆。失落和伤痛不会在成长中缺席,重要的是如何用心感悟它们的价值。人,总要在不同的伤痛中重叠着一个人生。如果人生没有了这样的重叠,就无法成就它的韧性与广博。
成长就像是一封沉沉的信,不经历路途上的风雨,就寄不到它想去的地方。任何时候,伤痛都不是放纵的理由。成长是这世上最无遮掩的奇迹,它使人在温暖中学会关爱,把希望一次次点燃,将甜蜜一遍遍谱写。但它分明又有着倔强的硬骨隆起,叫人在泥泞中懂得了坚强与责任。
成长,是一种在平凡的伤痛中不断温习着的伟大。在伤痛中警醒,跋涉在成长的路上……我始终坚守着自己的风格,就像一株茉莉,淡雅地长成一种独特,一种艺术。当我久久伫立在那些无与伦比的美景前,我用不同的角度、不同渴求的目光去仰望,它们总能给我以莫名的感动和由衷的感叹。
有人说,如果今世一个愿望屡屡瞩目,就会埋下一个伏笔,待来世苦苦地追索与厮守。那么,请让我一辈子体味成长的喜悦与艰辛,让我在阳光下,捡拾成长的足迹。我相信,成长教会我们的不仅仅是宽容与感悟,它是一种信念,让我们知道,凋零的可以是花,但绝不会是春天。
笑对人生
●薛 臻
成长路上难免磕磕绊绊,伸出手摸摸自己的心,只要它还在跳跃,那就是健康的,就是快乐的。拥有一颗乐观坚强的心,是幸福成长的前提。
人们在遇到挫折的时候,很容易产生消极的情绪。譬如有的人因为考试失利而悲伤,有的人因为和朋友闹矛盾而难过,有的人因为被别人欺侮而委屈,有的人因为工作不理想而烦恼……这些都很容易影响我们的情绪,而这些消极情绪也会带走我们的自信和力量。
正如普希金的诗歌里所说,“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是啊,所有的一切,不管是好还是坏,终将会过去,所以为什么要不开心呢?开心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时光飞逝,当你再回头观望时,你将会感激自己开心度过的每一天。
人生,是一道多彩而又复杂的方程。解答的方式有千万种,在我看来,微笑是最佳选择。因为微笑,小草不再惧怕凛冽的寒风;因为微笑,花儿迎来了最美的阳光;因为微笑,我们不再孤独,不再彷徨。如果你仅是一株小草,不必羡慕挺立的大树,它有它的特点,你也有你的魅力。如果你仅是一株小草,不必惧怕狂风暴雨,因为没有它的考验和洗礼,就不会有深深扎根的你。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成长旅途中会有很多的香蕉皮和绊脚石,不同的心态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正如桌子上放的半杯水,有的人是失望,而有的人却看到了希望。
挫折不过是成功的前奏,心中的阳光足以战胜恐惧。面对挫折,不妨让我们学一下大肚能容、开口便笑的弥勒佛,敞开胸怀去包容一切,面带微笑去感恩一切。
你的心态就是你的主人。人不可能控制自己的遭遇,但可以控制自己的心态;我们不能改变别人,但我们能改变自己。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才能健康地成长。
人生有顺境也有逆境,不可能处处坎坷;人生有巅峰也有谷底,也不可能处处低迷。因为顺境或巅峰而趾高气扬,因为逆境或低谷而垂头丧气,都是浅薄的人生。面对挫折,如果只是一味地抱怨、生气,那么你注定永远是个弱者。相反,遇到挫折不逃避,积极勇敢地去面对,那么你就是生活的胜利者。要因为巅峰而自豪,跌落谷底则反思,乐观地面对一切。
在书上看到管仲写的这样一句话,“凡人生之生也,必以其欢,忧则失纪,怒则失端,忧悲喜怒道乃无处。爱欲静之,遇乱正之,勿引勿摧,福将自归。”
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失败时依然笑对人生,那你的天空将是无限明朗。
最美是淡然
●王莹莹
从何时起,心中多了一份“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的恬然心境,懂得了“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的淡然情绪。逐渐放慢了自己紧紧追赶的脚步,却还是因为焦躁和烦扰,使生活逐步向快节奏一步步逼近,背负着压力和抱怨。
其实,心境是自己给自己的,连古人都能做到“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的淡然,我们又何必把自己的思想禁锢在那狭小的空间。生活不易,用心经营,幸福的人生活里不是没有不堪和琐碎,不是没有疲惫和失望,而是不管生活给了多大的泥沼,也要让自己拔腿出来,在心中修篱种菊,怡养内在的高贵与优雅。
很多时候,人们缅怀过去,憧憬未来,唯独忘了现在。只有立足现在,调整好自己的心情,才会有充实的过去和真实的未来。亲近自然,拥抱自然,你会发现另外一种心境。而忙忙碌碌,不肯得一时之闲的人,总会很少驻足抬头看看云。只有让春风盈满身心的时候,才是身体和心灵都能得到放松的时刻,或许再多的困扰都会迎刃而解。人生最曼妙的风景就是从容与淡然,保持好阳光心态,积极面对生活。好生活是自己过出来的,没有过多的寄托和感性,没有执迷不悟的对和错,有的只是对生活的向往。品一杯清茗,唱一曲小调,在闲暇的时光静静享受属于自己的小幸运,你会发现,自然中随处可见的美好事物都是生活的馈赠。
人生苦短,何不淡然。生活,没有什么道理可言,这是一种心情,用好的心情去生活,累也不说累,苦也不言苦。幸福,或许正是体现在这“不说累”和“不言苦”之中。生活就是一个不断修炼的过程,不妨养成“能有,很好;没有,也没关系”的习惯。人生,不仅要学会承受,也要学会释怀。承受是一种担当,而释怀则是一种心态。承受需要坚强的意志、高度的责任感和宽广的胸怀;释怀却需要淡然的心态和勇于放下的态度。内心的强大使我们学会了承受,内心的空灵使我们懂得了释怀。承受使我们强大,释怀使我们无敌,淡然使我们明智。淡然的心境,如夏花一般绚烂,如心语一般悠然,我们需要一种淡然、朴实、不张扬、不喧嚣、不妖艳的性格,没有傲气,但存傲骨,没有不安,一生坦然。
带上淡然的笑容,培养豁达的心境会使一个人的眼界更开阔。首先,旅游是个不错的选择。当一个人心里不平衡、有苦恼的时候,就应该投入到大自然中,领略山涧潺潺溪水的美妙。其次,读书。读本自己喜欢的书,会把自己带入书中的氛围,渐渐忘记自己到底为什么会来求得片刻宁静。最后,倾述也是很重要的,可以取得内心情感与外界刺激的平衡。当遇到不幸、烦恼和不顺心的事之后,不要把忧郁压抑,把心事深埋心底,而应将这些烦恼向你信赖、头脑冷静、善解人意的人倾述。
做一个淡淡的女子,不浮不躁,不争不抢!生命本身所期待的不是忙碌,而是宁静中的歇息和不卑不亢的淡然。
花开堪折直须折
●刘婷婷
清风拂水,留下粼粼水波;阳光透云,留下丝丝温暖。骆驼踏荒漠,留下深深蹄印;岁月掠山林,留下圈圈年轮。在这个花开的时刻,我们的青春又留下了什么?把握好时光,莫让无花空折枝,拾起一抹阳光,让成长如同花儿一般绽放。
成长历程中,良好的心态仿佛是荒漠中的一片绿洲,汪洋中的一只船舶,让成长的道路不再困难重重。欧·亨利在他的小说《最后一片叶子》里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看着窗外一棵树,树叶随着秋风一片片飘落,病人的身体也如这落叶慢慢凋零,她说:“当树叶全部落光时,我也就要死了。”一位老者得知后,来到病人的窗外,用画笔在树上画了一片永不飘落的青翠叶子。老者画上这片树叶后,病人的病情非但没有恶化,反而日渐好转,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生活如同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生活中的种种不顺仿佛磨光了我们的棱角,让我们开始忽略身边的美好。内心缺少阳光的人,会觉得生活阴暗,正是因为内心满是沙漠,才会觉得生活一片荒芜。一个人的心态决定了这个人对待生活的态度。巴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那个“只有一点微弱的灯光”的年代,巴金就像一盏明灯,照亮着自己,也照亮了他人,给那些在寒冷的黑暗中瑟瑟发抖的人们送去了一丝丝温暖。
所以,改变不了环境,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改变不了事实,可以改变态度。心态至关重要,培养良好的心态,才会让生活充满热情与期待。
心态好,生活就会好
●王睿博
每一个人都喜欢有阳光的地方。找一个有阳光的午后,坐在阳台上,面前放一杯咖啡,看一本喜欢的书,这样的生活是惬意的,也是舒心的,心情也是美丽极了。
每一个上了大学的同学都经历了高考。高考之前的6月是灰色的,却也是充实的,灰色是因为我们即将迎来我们人生中的重要转折。许多人说高考是人生中的一次赌博,赌对了,你就是胜利者,赌错了,就失败了,但是你还可以再给自己一个机会。充实是因为那段时间我们什么都不用想,全身备战高考,同学们的感情在那一段时间也特别得好,在淡淡的离别与忧伤中带着一种幸福感。
也许对我们来说,备战高考和参加高考并不是最考验我们的,因为那段时间我们有很多事情要做,没有时间可以多想。在高考完之后的那段时间却是我们最有压力的时候。等待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那个过程中我们很多人都在胡思乱想。想着我们要去哪个城市,哪个学校,学哪个专业。我们也都在期待着我们的大学生活。
终于在漫长的等待中,高考成绩下来了,有人哭,有人笑,而我是哭的其中一位。那段时间的自己,感觉快要疯了一样,看着周围的小伙伴都走进心仪的学校,我在想,为什么我的付出得不到回报。那时候的我是消沉和低落的,家人问我怎么办,要复读还是进入大学,我一直在迷茫,无法面对别人的眼神,可能更多的是无法过去自己心里的那一关,觉得对不起家人,因而什么都不干,每天呆在屋里,昏昏噩噩的,对家人吵闹。后来我读了一本书,才发现自己太偏激了,伤害了自己,也伤害了家人。
最终,我决定进入大学,即使这不是我最理想的目标。进入大学以后,我突然发觉这里的生活如此丰富多彩,认识了许多朋友,学会了很多东西,即使面对很难接受的事情,也学会了从客观的角度分析,尊重每个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对生活的理解。
我一直告诉自己,如果成不了心态的主人,必定成为情绪的奴隶。一个健康的心态对于人生的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健康不同于身体健康,一个身体不健康的人可以很好地活下去,只要他拥有很好的心态,而一个心态不健康的人却不能很好地活下去。一位伟人说:“要么你驾驭生命,要么生命驾驭你,你的心态决定谁是坐骑,谁是骑师。”佛学也说:“物随心转,境由心造,烦恼皆由心生。”心态的不同必然导致人格和作为的不同,因而也会造就不同的人生。
也许人生就是这样,一个好的心态往往决定了生活的质量和人生的发展。没有什么是过不去的坎,坚持坚持就过去了。人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能被一件事打倒就起不来了。要相信,心态好,生活就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