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5月31日455期A1版
2017-06-06 00:00 校报编辑部 

全校科级以上干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培训班开班

本报讯5月25日下午,全校科级以上干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培训班在祥园学术报告厅开班。校党委书记李德平作培训班动员讲话,校领导李金铭、田俊廷、郭富华、王建生、李宝洲出席开班仪式并跟班听取专家辅导讲座,全校科级以上干部参加学习。校党委副书记田俊廷主持开班仪式和专家辅导讲座。

李德平在动员讲话中指出,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召开以来,全校各部门、各级党组织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高度重视,认真组织。通过开展理论宣讲、中心组学习、支部讨论、专家辅导、课堂教学、媒体解读等一系列丰富多样的活动,迅速兴起了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的浓厚氛围,取得了初步成效。这次专题培训,是在前一段学习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目的在于通过培训,教育引导全校各级党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为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

李德平指出,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召开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也是我们党历史上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一次重要会议。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要全面把握全会的重大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真正解决好“为什么学”的问题,从思想上进一步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李德平强调,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内容丰富、内涵深刻,全体党员干部要真正吃透全会精神,解决好“学什么”的问题。一是要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与思想和工作实际联系起来,学深悟透、融会贯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中进一步找准方向,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进一步找准目标,在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中进一步找准定位,在贯彻落实党委行政部署安排中进一步找准着力点。二是要准确把握《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以下简称《准则》)的基本精神。要吃透《准则》“一个坚持、四个着力和形成一个局面”的核心要义和总体要求,对照《准则》规定,增强问题意识,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通过全面从严治党,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为依法办学,补齐短板,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三是要准确把握《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基本要求。全面把握、深入落实《条例》规定,完善监督制度,扛起监督责任,认真履行“两个责任”和“一岗双责”,着力推动党内监督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把加强党内监督贯穿于学校党的建设全过程。四是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落实全会确定的各项任务。要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不管党治党是严重失职的观念,落实主体责任,把管党治党记在心上、抓在手上、扛在肩上,坚持久久为功,咬住“常”“长”二字,不松劲、不松手、不松气,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常态化。

李德平指出,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需要我们进一步运用好学习方法,解决好“怎么学”的问题。一是要和党的十八大以来治国理政的实践联系起来学,准确把握党中央的战略布局。二是要和伟大事业、伟大工程、伟大斗争统一起来学,深刻理解领导核心的伟大作用。三是要和党内政治生活、政治生态、政治文化贯通起来学,找准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着力点。四是要和党章、准则、条例对照起来学,进一步提高贯彻的自觉性。五是要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学,进一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六是要和学校工作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学,进一步提高学习贯彻的新成效。

动员仪式结束后,省委党校郭献功教授应邀以《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切实加强党内监督》为题,为培训班作了首场专家辅导讲座。(“两学一做”办)

校党委书记李德平到虞城县后吴村调研指导扶贫工作

本报讯5月17日,党委书记李德平带领党政办、组织部负责同志前往虞城县稍岗镇后吴村,看望我校派驻村第一支部书记薛世俊,并对扶贫工作进行调研指导。

李德平一行来到后吴村,在稍岗镇党委书记毕道喜陪同下,在村委会听取了薛世俊同志开展驻村帮扶工作情况、后吴村的现状与问题等工作汇报,认真查看了贫困村民排查登记表,详细了解了扶贫攻坚工作进展情况。

李德平指出,学校党委非常重视后吴村的扶贫工作,专门召开党委会进行了研究,全力支持第一书记的工作,全力支持后吴村的扶贫工作。学校认真贯彻省委关于加强驻村第一书记工作的通知精神,主要领导每季度深入到驻村一次,其他班子成员轮流每月在村工作两天,帮助协调解决问题,现场指导工作。

李德平要求,第一书记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在乡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要做好桥梁作用,吃透政策,领会精神,精准扶贫,坚决完成任务,向党和政府交出圆满的答卷。(党政办 张 箭)

龙子湖校区召开二○一七年关工委工作会议

本报讯5月18日上午,龙子湖校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在常青楼离退休工作处二楼会议室召开2017年度工作会议。校党委副书记、关工委主任田俊廷,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傅桂玲、副主任李志明出席会议。关工委5个执行小组、关爱宣讲团、秘书处和学校6个对口联系部门的负责同志参加会议。傅桂玲主持会议。

会议传达了中央、省委领导年初对关工委工作的批示及河南省教育厅《关于转发河南省教育厅关工委2017年工作要点的通知》。李志明代表校关工委回顾和总结了2016年度工作并对2017年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学校组织部、宣传部、教务处、人事处、学工部、后勤管理处等6个对口联系部门的负责同志,分别通报了2017年需要关工委支持、配合的工作内容和计划。关工委“五组一团”的负责同志,紧密结合部门提出的工作课题,并根据自身人员队伍实际情况,就如何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注重实效、积极奉献等发了言、表了态。

田俊廷在讲话中指出,去年我校关工委工作呈现三大亮点。一是关工委工作取得新成效。关工委“五组一团”都能紧紧围绕关心下一代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围绕中心,找准切入点,抓住结合点,探索创新点,积极开展扎实有效的工作,使关工委工作取得新的成效。二是“三性”机制的沟通更加顺畅。“三性”机制是我校关工委工作的一大特色,即对口联系部门的主动性、关工委老同志的积极性和秘书处的协调性。“三性”的有机统一,共同作用于我校关工委工作的顺利开展。通过近年来的不断探索,对口联系部门与关工委老同志主动沟通,形成零对接,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对口联系部门把“五老”队伍视作自身工作可以充分利用的资源、优势和补充。三是关工委队伍素质不断提升。注重加强对关工委老同志的理论培训,尤其把理论学习与业务能力的提高紧密结合起来,通过组织开展不同内容的专题理论培训和参观考察活动,使关工委老同志的理论素质和业务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田俊廷强调,坚持“三个根本”是做好关工委工作的重要因素。一是立德树人是根本任务。不管是教学、后勤、组织、人事,还是关工委,都能够紧紧围绕培养大学生和青年教师成长成才,把立德树人作为各自的根本任务,树立统一的目标任务。二是“三性”机制是根本途径。我校通过建立“三性”机制,把对口联系部门、关工委老同志和秘书处三方力量有机统一起来,大家在这个平台上拧成一股绳,使关工委工作得到切实有效的开展。工作中对口联系部门的主动性是主要因素,是需求侧,关工委老同志是供给侧,关工委的性质决定了老同志是配合、补充、支持和帮忙。实践证明,只要把“三性”机制发挥好,关工委工作就一定能够开展好、见成效。三是党的领导是根本保障。校党委非常重视关工委工作,党委书记李德平、校长李金铭以及其他校领导都对关工委工作非常支持,无论从经费的支持,人员的安排,条件的保障等都离不开校党委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党的领导是我们做好工作的根本保障。

田俊廷要求,今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我校关工委要立足“四个围绕”深入开展进一步的实践和探索。一是要围绕关爱主题去切入、去拓展。结合学习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着力全程育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找准工作切入点,实现共同育人目标。二是要围绕“三性”机制去完善、去深化。进一步加强“三性”机制的常态化、规范化建设,对口联系部门的年度工作计划要及时向关工委老同志通报,工作推动随时沟通,意见建议即听即答;老同志对联系部门的需求要做到积极响应,努力配合,逐步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秘书处要做到沟通常态化、协调机制化、服务优质化。三是要围绕队伍建设去加强、去提升。要及时的、更多的,把品质好、能力强、身体好、愿奉献、年纪较轻的老同志及时吸纳到关工委队伍当中来,力争使关工委中经常活跃在各项工作上的人数占离退休总人数的30%以上。四是要围绕问题导向去改进、去探索。补齐解决短板、不足和问题,重点加强互联网+建设,搭建全方位的关爱平台,进一步贴近学生的生活,推动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逐步实现我校关工委N组一团一网一站一刊一社区的建设目标。(离退处 常国防)

学校组织观看优秀廉政戏剧《张伯行》

本报讯 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充分发挥廉政文艺作品在反腐倡廉教育中的作用,深入推进我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按照省纪委、省委高校工委的通知要求和我校党风廉政建设集中教育活动月安排部署,5月16日下午,校党委、校纪委组织校级领导班子全体成员、机关部处室及院系副处级以上干部120余人,到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观看了由河南豫剧一团表演的优秀廉政戏剧《张伯行》。

该剧是省纪委、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委省直工委、省文化厅合力打造的又一部优秀廉政历史教育剧。它以康熙年间江南科考案为切入点,描写了被康熙称为“天下第一清官”的张伯行在担任江苏巡抚期间,与总督噶礼等贪腐势力展开的惊心动魄的斗争,它紧扣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精神,以古鉴今,浓墨重彩地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有风骨、有情有义有担当的艺术化主人公形象,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张伯行不仅自己崇尚清节,还极力杜绝属下官员的腐败行为。为了避免请托送礼及贪污受贿之风兴起,他特意撰写了禁止馈送檄,以此表明自己的心迹。檄中写道:“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

华美的舞台效果,扣人心弦的剧情,精彩的名家演绎,深深感染了在场观众,博得阵阵掌声,赢得了广大观众对这部新编廉政历史剧的高度评价,称该剧是一部以古鉴今、感人肺腑的“反贪腐”好教材,更是一部名家荟萃极具艺术品质的戏剧精品力作。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此次活动,把观看此剧作为深入推进我校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的重要举措之一,旨在弘扬主旋律,唱响正气歌,鉴古知今,见贤思齐,提醒和警示广大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时刻牢记当初的入党誓言,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切实增强廉洁自律意识,树立高线、坚守底线,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本次活动,各部门领导高度重视,严格按照学校通知要求,统筹安排工作,按时参加活动,彰显了较强的组织纪律观念,体现了参与廉政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纪委 罗先立)

关闭窗口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