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4月15日452期A4版
2017-04-19 00:00 校报编辑部 

青年逐梦正当时

●吴金河

苏子有云:“古之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诚哉斯言!忆往昔风流人物,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秣马厉兵,三千越甲并吞吴;秦皇嬴政,生于乱世,合纵连横,一统六国而称霸;西汉子长,才识渊博,命运多舛,忍辱负重著史记;曹家梦阮,增删数次,批阅多载,终完成鸿篇巨作……

盖逐梦之人,大抵胸怀壮志,心诚志坚,故能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大业遂成,千古流芳!吾辈正值大好青年,恰逢花开好时节,青年逐梦正当时!

夫梦也,发于心而止于口,见于行而隐于馁,成于勤而败于惰。有梦者,当心怀凌云之壮志,背负崛起之重任;当不遗余力,付诸行动,方可水滴石穿,建成大业!

大鹏虽生于毫末却飞越万里长空,乘风破浪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其志可谓大矣!不以惊涛骇浪为难,不因天地外物而弃,其凌云之翼,如垂天之幕,驰骋于天地之间,逍遥于南冥之地,此大鹏之志也!燕雀之类,小巧玲珑,虽有东西南北自由之躯,却因胸无大志又贪于眼前之物,多为笼中玩物,久矣,其衣食无所缺,其志向无所进,遂性惰矣,化为宠物者甚多。其声叽喳叫嚷,奈何身不由己,自此一生定矣,再不知梦为何物也!呜呼,悲哉!

白杨生于西北之穷山恶水之地,其躯干笔直,力争上游,其叶沃然宽大,青翠葱郁,其状倔强耸立,挺拔参天,美哉!壮哉!无不令人叹然!白杨志高,故能力求上进,坚强不屈而傲然挺立!

此自然之物皆有其志,何况人乎?古今中外,大凡人中龙凤者,皆有凌云之壮志,水滴之坚韧,丰功之伟绩也!

今吾辈正值青年。青年者,国家之主力也!青年者,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青年者,有志与力,有气与魄,有肉与魂,如此锦瑟年华,于立大志,成大事而言,可谓黄金时期也!

吾以为青年之大事有三,读书学习,观光旅游,强健体魄。为何?此三者足以修身养性,开阔眼光,强身健体。读书写作,才识渊博,学富五车,方可宠辱不惊,进而拥有睿智之头脑;观光旅游,饱览名山,阅尽山河秀丽,方能眼界开阔,境界高远,进而宁静淡泊,拥有纯净之灵魂;强健体魄,勤于锻炼,体力充沛,方可身强体壮,拥有强健之身体!

吾辈正值大学,实乃青年俊杰,大抵心中各有梦也!然梦岁有异,却如激流勇进,殊途同归也,故梦无大小高低贵贱之分,皆为中国之梦,强国之梦,华夏之梦!青年逐梦,须立下高志,须自强不息,须珍视年华,须勤于眼下,须以心逐梦,须以行筑梦!须有滴水穿石之恒毅,须有梅花料峭之勇敢,方可圆梦!

青春易逝,韶华难再,中华崛起,匹夫有责,前路漫漫,任重道远,青年之责任可谓重矣!

青年逐梦,时节恰好!青春嘉年华,心之所向,志存高远;心之所清,明亮如镜;心之所感,可撼乾坤!青年逐梦者,当有野蛮之体魄,睿智之头脑,纯净之灵魂。身强体壮,人格健全,灵魂纯洁,方为可造之首选!莫待华发尽生,垂垂老矣而独自泣涕,徒留叹息!莫待青春逝去,锦年不再而伤感悔之,徒增怅然!花开堪折直须折,青年逐梦正当时!莫为空虚寂寞所困,莫为风花雪月所累!大好时光,无量前途,青年当力求有所大为,开辟人生锦绣前程!

青年逐梦,以梦为神圣之志,以梦为理想之魂,三界五行之中,无以超出梦者。不以他人嘲笑为耻,不以外物阻碍为难,不以口体之奉为贱,不以荣华富贵为度。一生逐梦,不遗余力,无悔无怨!

哀哀父母恩情深,莘莘学子寒窗读。春华秋实,寒消暑至,观闲云而赏落花,增年岁而添新知。青年逐梦,当苦且益坚,坚且益勤,勤而后强,愈发进取,磨刀十年,一刃开锋,终成大业!

恰逢花开好时节,青年逐梦正当时!追求真善美,摒弃假恶丑,尘世浮华万千,我自逍遥逐梦。上善若水,清明如镜,感恩劳瘁,报效家国,青年壮志,以心逐梦,以行筑梦,吾辈定如佳木而秀于繁阴,吾梦定如明星而璨于星空!

游颍阳元丹丘山居有感

●王 斌

刚从一堆纷繁、琐碎的事务中逃脱出来,身心俱损,暂时赋闲在家。闲时读书,闷来喝茶,呆久了就去郊游一番,偶有感悟也信笔涂鸦,随意写些文字,倒也惬意。

惹得老友艳羡,戏谑为“归隐”。真折煞我也!“古来圣贤多寂寞”,总觉得“归隐”是远离尘世的消极逃避,也肤浅地认为甘老于林泉仅仅是因为怀才不遇。

春天到了,友人提议到嵩山脚下颍阳紫云山一游,去领略一下李白写《将进酒》的地方,那是李白和挚友元丹丘隐修之处,也是许由三拒尧的“禅让”发生地。许由是中国第一位隐士,这里应该算是隐文化的起点。曾隐于此的名人有颍考叔、李白、元丹丘、李泌、欧阳修、高适……

“许由洗耳而巢夫不饮牛”的故事,让我感受到了隐者的清高和不可攀附。“朝饮颍川之清流,暮还嵩岑之紫烟”,李白在《题元丹丘颍阳山居》里描述的也完全是脱离尘世的神仙生活。

从郑州出发,大概一个小时车程就到颍阳。又是春花烂漫时,一路上看着山野里的桃花、杏花、还有各种说不上来的野花,心旷神怡之余也臆想着元丹丘们的隐居生活。

入山无处不花枝,远近高低路不知。车开到山脚下叫白土坡的地方就只有土路了,需要沿着羊肠小道步行上山。

山路崎岖,峰回路转。走了不久抬头看到“行宫”,相传是女娲娘娘补天之前临时休息的场所。密密麻麻上百座建筑,依山势层叠在一个略凹、舒缓的半山坡上。周围几道山梁、沟壑暗合阴阳五行的风水理念,当地人称之为罗圈椅。这里各类庙宇宫观并处、各路神仙杂陈,也不考究神佛的品阶、出处,一片混乱,当地人戏称为“神仙超市”。

这些组成寺庙群的个个小庙宇,很多都是由私人出资兴建的,庙主靠祈福、斋戒等各类宗教仪式来收取香火钱以维持运营、获得收益。但来祈福、膜拜的众生并不在意这种“生意模式”,香火甚为鼎盛。

看到这景象,觉得这完全就是纷乱的世俗生活,跟清高不可攀的许由、巢夫简直是风马牛不相及。

过了“行宫”,人迹渐少。山路幽静,怪石嶙峋,山崖如斧劈一般垂直而立,山上很多大块山石由色彩斑斓的小石块聚集而成。从一定角度迎着光线,确实能折射出淡淡的烟紫色。据说这就是女娲用来炼制补天的五彩石。

转过一个山峰,峡谷的半腰有个巨大的石洞,洞里有一汪泉水,清澈见底,这就是元丹丘和李白隐居的颍阳山居。洞内四顾,空无一物,徒有斑驳石壁,洞门外侧立一块打碎又重拼起来的石碑,碑文依稀是明嘉靖年间所立,写的大概是关于向龙王求雨的内容。

洞里、洞外没有任何跟神仙、隐士有关的因素。祈雨也完全是北方最普通的农事场景。

神仙、隐士了无痕迹。所见所闻也都是最普通的世俗市井生活。来时路上幻想的清幽、高远的隐居生活场景完全被颠覆了。

心中充满怅然!

唯有登高一望!静立冥思中去臆想、体会李白、元丹丘在此隐居、游乐的场景。

突然明白了“归隐”的更深一层含义:“归隐”并不是纯粹的消极逃避,隐居其实和尘世生活并非天壤之隔,隐者其实主要追求的是内心的修行。

白居易说: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周易》曰: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孔子曰:有道则出,无道则隐。

儒家提倡“有为”,贤者通过“仕”而去“兼济天下”,所以“有道则出”;一旦政治黑暗、社会动荡,无法实现理想和抱负,就退而求此次占据道德的制高点——“隐”而“独善其身”,所以“无道则隐”。这是道家的“无为”。“仕”和“隐”是中国文人的两条出路。“归隐”是儒、道思想的部分交叉、融合,是在“出世”与“入世”之间的又一种状态!是能使圣贤得以进退从容的另外一种选择!

其实,“隐”为虚,所以“要藏器于身”。而“仕”为实,一旦“天下有道”,就积极地去实现理想和抱负。因而要“待时而动”。所以,“大隐隐于朝”反而成了被推崇的智慧。

李白在《将进酒》里虽然写了“古来圣贤皆寂寞”,但内心真正的渴望却是“天生我才必有用”。“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其实是对自己仕途受阻的慨叹。这正是李白辞官与元丹丘隐居于颍阳山居的真正原因。

感叹“心远地自偏”的陶渊明,也曾经先后六次“归隐”和“出仕”。“采菊东篱下”的同时,内心始终挥之不去的却是“猛志逸四海”。

世易境迁,有幸我们生活在河清海晏的盛世,当积极“入世”,作百舸争帆、砥柱中流。归隐是不合时宜的。但今人仍然可以借鉴古人的智慧,寻求心灵的归隐,来保持内心的平衡,以抵御种种困惑和纷扰。无论是壮怀激烈、还是烈士暮年;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陋室之困,只要心中自有一轮明月,就可以有“悠然见南山”的淡泊、宁静。也能有“横河跨海,心游无穷”的精彩和快乐!

归去来兮!心田将芜!

归去来兮!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至隐隐于心!

岁月不待人

●张 毅

时间似流水般,恍惚间已然消失得无影无踪。它来得快,去得也快。论语中有:“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是啊,时间是无始无终的,而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岁月不待人,生命在时间面前,亦不过弹指一瞬,片刻光阴。

每个生命都有它的起点和终点,只不过是长短的差距而已。庄周的《逍遥游》记载: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我们人类,在母体中便有了生命,吸取营养,发育成长。待来到了人间后,接受人世间的洗礼,并接受欢乐、痛苦、烦恼、甚至病痛的折磨。等到对世间有了诸多领悟和留恋的时候,已华发盖顶,老态龙钟了。

在我们的生命中,青年时代无疑是最美好的一段时光。但生活中有几个人真正利用好了我们宝贵的青春?环顾身边,一些同龄人逃课、泡吧、喝酒,甚至吸烟打架。静下心来仔细想想,我们就这样虚度价值千金的宝贵青春吗?上高中的时候,好多同学利用上课时间看小说、看电影、睡觉、打游戏等等,待到高考结束,才忽然意识到高中时代已经结束了,而自己一无所获。

人生在世,如白驹过隙,立存于天地间,亦不过光年流转,昙花一现。在似水的流年面前,我们的生命显得太过短暂。同学们,时间是长了翅膀的,稍纵即逝。而我们,只有牢牢抓住这易逝的光阴,充实自己,才能在未来获取人生最大奖赏——幸福。因为,韶华易逝,岁月不待人!

雨 意

●何粘粘

偶知春雨袭入夜,朝起懒卷西窗帘。

淅淅细雨绿垂柳,茫茫雾海遮望眼。

闲赏道却青梅去,一纸推向无人烟。

忽幻云梯与明月,琼楼玉宇个中仙。

●李燕燕

(一)寻路

深秋,天气渐凉。

城市的街道上,清洁工扫着满目的枯叶。偶尔会有一两个空易拉罐,在扫帚的追赶下,磕磕绊绊,奏起“叮叮咚咚”的音符,似乎在嘲笑我沉重的心情。

揣着500元钱,一个山寨手机和一张身份证。除此之外,我别无他物。

尚为高中生的我,离家出走的第一天,走进了一个工作介绍所。

老板是个热情的人,了解我的基本情况后,递了一份资料给我:“这是一家新开的公司,需要三个计货员,你可以去试试。”待他把工作详细介绍了之后,我点了点头。

(二)失足

面试很成功,经理给了我三天的试用期,如果表现良好,就可以转正,转正后待遇诱人。然而,三天的试用期却让我着实为难。离家时带的钱不多,这三天该如何过夜。几经思考之后,我决定去网吧,总不至于流落街头。

以前,我没有进过网吧。因为爸妈时时对我说:“你看看那些沉迷网吧的人,一个个人不人、鬼不鬼的……”说的次数多了,我便惧了。

从小学到高二,我都特别迷恋家里的小霸王游戏机,难以割舍。爸妈因为游戏和我陷入极深的矛盾中,我亦有了今日的离家之举。

初临网吧,网络游戏迅速使我泥足深陷。我玩了生命中第一个通宵,在清晨才沉沉睡去。

当我清醒时,已到了中午12点。我知道,工作肯定是丢了。

(三)沉沦

秋日的夜晚,冷气沁人。特别是下雨的日子,寒意侵入了身体的每个细胞。

我昏昏噩噩地游荡在游戏里,辗转于各个网吧,仅为了寻一个避寒所。

那一天,我身边坐了一个男孩,与我年龄相仿,也来上通宵。开机之际,我问他:“你也玩这个游戏?”他看着我,浅浅地笑:“等我一会儿,一起玩。”我欣然应之。一个人虽不觉得无聊,但总感觉差了些什么。

约莫清晨7点多,我们趴在键盘上,睡了过去。

当他的脸再次出现在我视线时,已至傍晚。我这才细细观察他:两只眼睛大大的,血丝密布,仿佛要从眼眶中凸兀出来;鼻梁很平,有点小小的反光;本应淡红的嘴唇,失去了原有的色彩,冻得发紫。

见我醒了,他露出了一个干瘪的笑容。我突然问他:“你有多久没回家了。”他一怔,显然没有想到我会有此一问,但随即就笑了下:“我在这边闲荡,我爸妈一般都不管我。”

他的笑,是那么凄凉。口吻里,充满了叹息和无奈。

待一局玩罢,他对我说:“兄弟,我钱花完了,借点给我吧,一天没吃饭了。”我不假思索地给了他20元,说:“我一直呆在这里,记得还我。”

第二天,他又来了,还了我的钱,还给我买了碗面。我道了谢,心里已付以信任。几天后,他又向我借钱,说要拿去看病。我看向他,不知为何,竟感觉不到一丝生气——他就像一具没有灵魂的躯壳,赤裸裸地站在我的面前。我从身上不多的钱中拿了30给他,说记得还我。那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

白天网费贵,我便摸出手机玩耍。虽然一直都没开机,我却坚持给它充满了电。我想,所有与我相关的人,都会忘了这个号码吧。

然而,手机打开的一刻,看着屏幕,我泪流满面:未读短信70多条,未接电话100余个。

(四)归家

“孩子,回来吧,校长说了,什么事都可以商量的。”

“钟儿,妈不会写短信,这是你舅舅帮我打的,妈念的。你再不回来,妈也活不下去了。”

“钟钟,同学们想你了,在外面这么多天了,真的够了吧。”

……

或许,我这一生听到的话,都不会比这些更有分量了。我浑身哆嗦着,突然感觉面前方方正正的电脑屏幕,像极了一个恶魔畸形的面庞,它狞笑着,嘲讽着……目不转睛地锁着我。

我冲出网吧,逃一般地离去。

暮色四合,城市里,霓虹璀璨。我用最后的钱,支付了招待所一晚的住宿费。我缩在被窝里,给一个朋友拨去了第一个电话。拨通后,我突然失去了言语,所有的话都卡在了喉咙,怎么吐也说不出来。

“你,还好么?”她先开了口,声音有些沙哑,却带着淡淡地欣喜。

“还好。”

她忽而就哭了,“不要骗人了好吗,回家吧!你妈给我打了好几个电话,问我知不知道你去了哪里。她每次说话的时候,都哭得一塌糊涂,她是你妈啊,好几十岁的人了,你怎么忍心这么折腾她呢?”

悔意汹涌袭来,我真想嚎啕大哭。是啊!我错了,真的错了。

第二天早晨,久违的阳光洒向大地,我顿觉外面一片春景,风光明媚。站在窗前,俯视着下方的车水马龙,人来人往。

我不禁想到了爸妈,他们早出晚归,像这些匆匆奔走的路人,为了自己的家人,付出了自己的一切。

我拨通了妈妈的电话,没有出声。对面却传来熟悉的声音:“是钟儿吗?你是钟儿吗?”

“妈,对不起,我想回家。”

我妈哭了,哽咽着说:“好,好,好……回来就好……”

我告诉了妈地址,在中午的时候,爸妈一起来接我。我看见了妈愈加佝偻的身影,看到了苍黄的遍布皱纹的脸,看到了通红肿胀的眼睛,还看到了,几夜间多出的白发……她像一下子苍老了十年,令我感到揪心扯肺的痛。

我上前紧紧地抱住她,泪水滑过脸颊,“妈,对不起,对不起……”

坐在回家的车上,脑海中渐渐浮现出网吧的那个男孩,不知道他现在何方?是否如我一般,已从鬼门关里跳了回来。

那一夜,睡在家里柔软的床上,感觉那么的暖。

关闭窗口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