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李金铭到虞城县后吴村调研指导扶贫工作
本报讯10月21日,校长李金铭带领生命科学系、组织部负责同志和我省著名小麦专家,冒雨赴虞城县稍岗镇后吴村调研指导扶贫工作,并对后吴村小麦苗期管理做科技指导服务。
在第三个国家扶贫日到来之际,校党委积极响应上级号召,主动担当精准扶贫重任,认真开展了国家扶贫日主题公益活动。李金铭一行在稍岗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王润先等镇村干部和驻村第一书记的陪同下,到贫困户家访贫问苦,详细了解每个贫困户的家庭情况,勉励他们种好农田,广开思路,勤奋劳动,早日脱贫。李金铭组织召开了乡镇干部、村民代表、村两委班子成员和驻村第一书记参加的座谈会,认真听取了我校派驻的第一书记薛世俊同志的驻村工作汇报,与村两委班子和村民代表进行了深入交流。李金铭充分肯定了村两委和第一书记一年来卓有成效的工作,肯定了村两委继续依靠发展钢卷尺产业带动全村脱贫致富的思路,并就下一步如何发挥学校优势,加大帮扶力度,助力贫困户早日脱贫作了具体的指导和要求。座谈会后,李金铭一行还参观了村恒世达五金工量具企业。
学校科技服务团成员、小麦专家王世杰教授向村民详细讲解了小麦大田及苗期管理等注意事项,耐心细致地解答了村民关于小麦种子品类、麦田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相关问题。(组织部 刘保平)
副校长李宝洲主持召开分管部门巡视整改推进会
本报讯10月18日、24日,副校长李宝洲分别主持召开后勤系统巡视整改工作推进会。
10月18日下午,第四次的巡视整改推进会上,李宝洲逐一听取了各责任部门对前三次推进会的落实情况,肯定了前期的工作成效,指出了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对10个方面的问题提出了明确要求。
李宝洲强调,一要持续提高思想认识。整改落实没有休止符,不能停步,永远在路上。我们要始终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学校党委部署和李德平书记提出的“四个率先”上来,在整改中提高认识,在提高认识指导下推进整改。必须认真学习李德平书记在通报会上的讲话精神,以求真务实的作风和锲而不舍的精神,始终坚持目标不变、标准不降、劲头不松、力度不减,持续巩固巡视整改成果。对已经完成的整改事项,及时组织“回头看”;对尚未完成的整改事项,加快进度、紧盯不放、善始善终,确保整改工作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应;对涉及长远的整改事项,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推进。二要转变观念。要解放思想,转变职能,逐步实现从管理向服务的转型。要立足教学一线,牢固树立一切为教学、师生服务的观念,把率先提高认识、率先担当责任、率先抓好整改、率先促进落实“四位一体”统一到实际工作中去,切实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三要广泛征求意见。后勤管理处要通过多种形式,多向各院系征求意见,争得理解支持,集聚大家智慧,积极改进工作。
10月24日下午的巡视整改工作第五次推进会上,李宝洲逐一听取了各责任部门对前四次推进会的落实情况,肯定了前期的工作成效,指出了存在的突出问题,明确了下一阶段整改落实的具体要求。
李宝洲指出,高效推进后续整改,确保巡视整改到位。一是进一步深化学习李德平书记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巡视工作永远在路上的理念。集中整改期只是巡视整改的第一个阶段,整改工作任务仍然没有完成,整改工作还没有结束。我们要通过不同形式,利用各种载体,不断深入学习李德平书记在巡视动员会、意见反馈会、井冈山干部培训班、开学工作会、整改动员会、党委专题民主生活会、整改情况通报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学习提高认识,增强做好后续整改的决心和信心,为全面完成巡视整改工作奠定更加坚实的思想基础。二是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李德平书记提出的“四个率先”和“四点启示”上来,发挥积极主动性,想方设法破解难题,坚决按时完成各项整改任务。重点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切实维护好学校权益。强力推进国有资产管理规范化,着力解决“小金库”清理等问题。回应群众关切,强力推进校园自来水二次加压、校园环境提升,二期教师周转房环境治理、暖气入户,教师集资款还款等问题,积极推进民生问题的落实。三是加快推进长效机制。巡视整改重在制度建设,重在建立长效机制。要认真落实李德平书记提出的“三个结合”,通过巡视整改解决问题,推动工作,促进发展。后勤处与保卫处、学生工作部门要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后勤保障及安全工作,切实提升后勤服务水平。要将巡视整改成果固化为制度要求,不仅要写在纸上,更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并最终促进学校事业可持续发展。(本报综合)
学校召开“校—地协同创新”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实验区“双导师制”工作会议
本报讯10月21日下午,我校与郑东新区教文体局“校—地协同创新”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实验区“双导师制”工作会议在郑东新区昆丽河小学召开。我校校长李金铭、郑东新区教文体局局长田国安出席会议并讲话,我校教师教育类教师及郑东新区相关中小学、幼儿园一线教师共30余名“双导师”参加会议。
李金铭在讲话中指出,实验区立项建设四年以来,“双导师制”工作有效地提升了我校教师教育类教师的教学效果,提升了师范生的教学技能,显著提高了师范生教育实习的效果,为一线教师提供了交流信息的良好平台。他希望“校—地协同创新”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实验区三方,继续秉承合作共赢的理念,做好实验区建设工作和“双导师制”工作,积极探索教育教学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切实提升基础教育一线教师的理论与教科研水平,切实提高师范毕业生的培养质量,互惠互利、齐心协力,为河南省基础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田国安在讲话中称赞我校与郑东新区在各方面的合作关系堪称校地合作之典范,对我校多年来给予郑东新区教育事业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他介绍了郑东新区基础教育事业近年来取得的成绩,畅谈了东区教育的美好明天,希望进一步强化校地合作,搞好实验区“双导师制”工作。
会上对上学年的“双导师制”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安排了本学期的“双导师制”工作。基础教育一线教师代表和我校教师教育类教师代表分别发言。(教务处 张晓英)
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郭富华到体育系经法学院开展“两学一做”工作督查
本报讯10月28日上午,校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郭富华先后到体育系、经济与法律学院,就两个院系“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近期开展情况进行督查。
郭富华首先同体育系、经法学院的党总支、教工支部、学生支部负责同志进行谈话,了解本学期以来两个院系党员活动日学习开展、集中学习内容、学习研讨交流、宣传报导等学习情况,并查阅了两院系的党员活动记录本和党费收缴记录本。
通过督查,郭富华对体育系、经法学院两院系开学以来,在做好新学期开学、新生入学报到等各项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一是党总支高度重视。坚持领导带头,部署周密,方案科学,紧密结合了实际,突出了院系工作特色。二是规定动作到位。党员学习日、民主生活会专题学习研讨、支部换届、党费收缴按时足额等规定动作都按时间节点落实,重点工作任务有序推进。三是突出了“做”的特色。动员教工党员支部和学生党员支部积极参与教育教学、学生工作,党员真正发挥了作用。四是舆论氛围浓厚。通过网络、微信、QQ群等新媒体创新宣传形式,营造了良好氛围。同时,她希望体育系、经法学院在接下来的“两学一做”教育活动中再接再厉,开展好教育,谋划好工作,为学校发展做出贡献。(学工部 王 艳)
学校开展本学年第一学期期初教学质量检查工作
本报讯 为保持良好的教学秩序,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9月26日—10月14日,学校开展了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初教学质量检查工作。
校党委书记李德平、副校长王建生深入教学一线检查教学情况。教务处全处工作人员成立了5个检查小组,于9月29、30日连续两天就教师课堂授课、学生出勤、课堂教学秩序、教学设备运行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检查。
从检查的总体情况来看,各教学单位在思想上对本次期初教学检查工作高度重视,均做了积极动员和全面部署。将各项任务落实到人,广泛开展以自查为主,互查、研讨、座谈为辅的全方面检查活动。
检查结果显示,本学期各教学单位的课程任务落实良好;教师们均能认真备课和撰写教案并按照教学计划施教;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听课状态良好。检查中也发现存在个别教师上课迟到,个别班学生上课旷课、迟到、早退和上课使用手机的现象。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教务处已与相关院系、部门进行了联系和沟通,并提出整改要求。
教务处负责同志与教学质量评价指导室督导专家深入经济与法律学院和旅游管理学院、地理系进行了抽查。两个教学单位的各项教学活动均能按教学计划规范执行,相关资料完备、齐全。(教务处 林琳)
学校召开第六批中青年骨干教师第三年度暨终期考核会
本报讯10月27日,学校在行政管理中心217会议室召开第六批校级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第三年度暨终期考核会议。副校长王建生出席会议并讲话。
教务处负责同志详细解读了我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目标,要求第六批骨干教师培养对象从教学完成情况、科研完成情况、经验感受和努力方向等四个方面,对2015-2016年度和整个培养期的工作进行认真总结汇报。12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紧扣考核细则,认真汇报了自己在教学、科研、政治思想、教书育人、业务进修等方面取得的进步以及下一步的计划。评审组经过仔细查阅材料、对照目标要求,对每一位中青年骨干教师进行了综合测评。经认真评议,李永、张宏波、王丁、马壮等4人被评为第三年度暨终期考核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两名骨干教师培养对象没有完成学校规定的年度教学科研任务,考核不合格。
王建生在总结讲话中指出,骨干教师的年度暨终期考核评审,既是对其前一阶段业绩的总结,又是对其之后工作的加压。他希望骨干教师们,能够将外部压力转化为自身的驱动力,有计划地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不断落实和深化骨干教师责任。他充分肯定了各位骨干教师培养对象上一年度和整个培养期取得的优良成绩和良好的教学效果,认为这离不开所在院系的高度重视和精心培养,更离不开骨干教师自身的不懈努力和不断进步。他指出,学校今后还要继续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目标要不断提高,且要加大资助力度;各院、系、部要大力支持骨干教师提升科研、教学水平,下大力气抓好青年教师培养工作。他希望第六批骨干教师要对今后的工作、学习进行再规划,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做到有目标、有计划、重落实,努力成为政治素质好、业务精、学术水平高的学术骨干和专业带头人,进而成为更高级别的优秀人才,力争成为全省的知名学者、专家;考核优秀的教师要戒骄戒躁,继续努力,其他青年骨干教师要向受表彰的优秀骨干教师学习,找出差距和不足,迎头赶上,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作出不懈努力。(教务处 林琳)
第十六届师范教育专业毕业生教学技能大赛结束
本报讯10月20日,学校第十六届师范教育专业毕业生教学技能大赛圆满落幕。经各院系充分准备和选拔,共有28名选手参加了比赛。
本届大赛分两轮进行,首轮比赛由来自各院系选拔的28名选手于10月13日进行,从中决出14名选手进入10月20日的决赛。每轮比赛包含说课、答辩和特长展示三个环节。每轮比赛结束,评委组专家代表对参赛选手的各个比赛环节进行了精彩的点评。
经过激烈角逐,孙雯文、刘嘉琪等2名选手荣获文科组一等奖,白雪、李聪等2名选手荣获理科组一等奖;外国语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教育系、数学与统计学院获优秀组织奖;山灵芳等10名教师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
学校将从本次大赛的选手中选拔出10名参加11月11日至13日在信阳师范学院举行的河南省第十四届高等学校师范教育专业毕业生教学技能大赛。(教务处 刘昆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