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6月30日439期A3版
2016-07-06 00:00 校报编辑部 

学工部召开本学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研讨会

本报讯6月23日下午,学工部在知行楼数学与统计学院会议室召开2015—2016学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研讨会,龙子湖校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心理疏导与就业指导小组组长傅桂玲出席会议并讲话。关工委心理疏导与就业指导小组、教育系、学工部、离退休职工工作处、心理咨询中心负责同志和相关院系心理辅导员参加会议。

研讨会上,数学与统计学院、经济与法律学院、文学院和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等院系的心理辅导员分别演示了开展系列团体心理训练活动的成果;心理咨询中心展示了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课程的实施与评价;经济与法律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心理辅导员通过讲解主题团体心理训练,展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职业能力。

傅桂玲在讲话中指出,校党委多年来对辅导员工作十分重视,见证了一批又一批辅导员的成长,肯定了辅导员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奉献精神。教育系负责同志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整体设置和系列团体心理训练的实施作了精彩点评。

会议宣读了2015—2016学年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考核结果,对心理辅导员在学生人格转化、人才培养方面的工作表示认可,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品牌建设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学工部 张 惠)

我校教师获工运研究优秀论文二等奖

本报讯 近日,河南省教科文卫体工会下发《关于表彰2015年工运研究优秀论文和调研报告的决定》,龙子湖校区财务处副处长刘艳红报送的工运研究论文——《增强凝聚力,建设和谐教工之家》荣获二等奖。

长期以来,校工会高度重视工运理论研究工作,坚持以理论创新推动工作创新,结合学校中心工作和工会工作特点,围绕教职工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组织撰写论文和调研报告,形成了一批有针对性、可行性的理论和调研成果,为创新工会工作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支撑。(工会 刘秀缓)

龙子湖校区毕业生考研再创佳绩

本报讯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录取工作接近尾声,龙子湖校区本科毕业生考研成绩捷报频传,再创佳绩。截至目前,考研录取人数共34人,占报考人数的39.4%。

据悉,今年我校考研录取院校包括香港城市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河南大学、郑州大学等国内知名重点高校。化学与环境学院、文学院考研录取率位列考研录取的前两名。

近年来,我校以学生考研、英语四级通过率等为抓手,不断强化学风建设,形成了合理有效的考研保障体系。首先,校领导高度重视。校领导王建生多次指示要重视和加强本科生考研工作,切实为考生提供帮助。其次,相关院系与职能部门积极行动,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考研支持措施,如考前抽调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专门讲授辅导,邀请往年考研优秀毕业生与学弟学妹零距离交流,传授考研心得体会,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教务处与后勤管理处及时了解学生需求,设立专门的考研自习教室并延长自修时间、归宿时间,尽可能帮助考生改善学习和生活环境,为考研学生创造集中复习、互相帮助、互相交流、互相督促的良好考研环境。再次,从教学和实践两个层面激发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信心和能力。通过邀请知名学者、教授作报告等活动,不断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培养专业学习能力和凝练专业学习成果,为学生考研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和学习条件。第三,作为郑东新区龙子湖高校区最大的硕士研究生考点,我校龙子湖校区已经连续4年承接此类考试,充分实现了服务考生的社会功能,让学生在自己的母校考试,免除了路途奔波,缓解了紧张情绪。(教务处 彭 博)

龙子湖校区学生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

本报讯 在近日揭晓的“2015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活动评选中,我校龙子湖校区生命科学系2013级学生孔征、工商管理学院2013级学生张雨获提名奖。6月16日上午,校领导郭富华为获奖同学颁发了获奖证书,勉励获奖同学要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秉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在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同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

寻访“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活动已成功举办十届,是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激励广大青年学生自立自强、奋发成才而举办的重要活动。通过这一活动,在广大青年学生中发现和树立一大批勤奋学习、不畏困难、勇于进取的先进典型,引导更多的学生向他们学习,努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2015年度寻访“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活动于2015年12月启动,共有519729人通过审核进入微博校园评选,最终产生了10名“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100名“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和790个“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团委 万 发)

一句话新闻

●4月1日—6月1日,数学与统计学院开展第一届大学生心理健康节宣传活动。(数学与统计学院 朱江丽)

●6月15日下午,龙子湖校区后勤管理处、保卫处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对学校饮料食品安全进行专项检查。(后勤管理处 苏晓静)

●5月24日—6月8日,国际教育学院开展第一届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周活动。(国际教育学院 李静)

●6月21日,数学与统计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和教师技能协会在学术报告厅举办了说课大赛总决赛。(数学与统计学院 王高娟)

●6月21日下午,体育系在知行楼125室举办消防安全知识讲座。(体育系 任卫华)

小学生计算能力偏低的原因及对策

●黄祖超

一、造成小学生计算能力偏低的原因

1.学生感知能力粗放导致计算能力偏低

处于这一年龄段的小学生在对数字进行运算时因为缺乏形象的支持,使得他们容易在运算的时候出现差错。从现代心理学可以获知,粗心是因为“感知不全面”、“注意力分配能力差”与“定势错觉”所导致的。对于小学生来讲,“感知不全面”、“注意力分配能力差”、“定势错觉”是经常出现的问题,这种问题导致他们对事物的感知能力比较粗放,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做事不认真、粗心。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做错题的原因不是因为不会算,而是因为注意力不集中和不良习惯而抄写错误或计算错误。

2.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不透彻导致计算能力偏低

加涅认为学习对于人类来讲相当重要,人类的发展是成长和学习两者相互作用的结果。他将概念划分为两类:具体概念与定义概念。根据加涅的理论,针对数学学习可以将概念分为具体概念与抽象概念两类。在国内针对数学概念教学主要有概念形成与概念同化两种方式。其中概念同化为大多数教师所采用的方法,这种方法需要建立在一定的学习理论基础上,忽视了概念本身的涵义,特别是针对抽象概念的教学采用这种方式,小学更加难以理解与掌握。学生对数学概念掌握得不好,对计算的方法理解不到位,掌握得不熟练,因而引发计算的错误。

3.学生的习惯性思维导致计算能力偏低

所谓习惯性思维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心理定势。在教育心理学中思维定势就是学生根据已有的感性认识去解决命题时的既定的心理准备。这种心理状态所形成的思维定势有正负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地联想旧知识与技能,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维活动更加敏捷、省力;另一方面是负面作用,会固定学生的思路,使学生的思维僵化。对于小学生来讲,当惯性思维过于严重时,会使他们在做题的时候出现错误。比如在学生刚学习完除法,在做“9-3”的练习题时,学生得出的答案会是3,这是因为学生有“学习什么就一定会考什么”的想法,这便是学生的习惯性思维。

二、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对策

1.以现代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在现代素质教育思想中提倡教师创造性地教与学生创造性地学,并认为两者是以引导学生主动地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为前提,学生的认知发展为基础,以促进学生的身心素质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教学的目的并不仅是传授知识,还需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规律以及科学的学习方法。为此,我们需要以现代素质教育思想作为指导,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改善学生计算能力。一是让学生养成打草稿的好习惯。学生在计算的时候往往觉得打草稿麻烦而直接进行计算,这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对于这种情况,教师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草稿本,要求学生认真地打草稿,教师应常督促学生打草稿。长此以往,让学生养成打草稿的习惯。二是让学生养成检查与验算的习惯。教师有必要教给学生做计算的正确检查方法,首先是题抄对了么?其次是检查计算竖式写对了么?最后是通过验算来检查计算答案是否正确。教给学生在做题之前使用两个看一看、两个想一想的审题方法:做题之前看一看整个算式是由几个部分组成的,再看一看有没有特殊条件;想一想使用一般的计算方法应该如何进行计算,最后想一想有没有简便一点的计算方法。

2.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来激发学生的计算能力

子曰:“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只有让学生对学习的知识感兴趣,才能够使学生由此产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坚定性,才能让学生将计算看作是一种自我需要。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可以通过情境激趣、问题设疑、语言激发、故事谜语激发等等。一是以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选择生活中的情景来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比如学生在学习了多位数的乘法之后,可以创设一个学生到市场去买菜情景,让学生计算买菜的钱,也可以与菜贩比赛算账,还可以让学生算自己买东西的帐。二是用游戏来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教师可以通过竞赛、抢答、开火车、听算、限时口算、小组比赛等形式来调动学生的计算积极性。三是充分利用多媒体来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四是用顺口溜的方式来辅助教学。比如在学习乘法口诀以后,可以通过“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这类的儿歌口诀帮助学生学习计算。

3.以建构主义为引领,让学生深刻理解算理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并不是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之下,通过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所需要的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提倡在教师指导之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为此,在开展新课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探索,让学生在自己探索中,形成对算理与计算法则的理解,这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基础。(作者单位:息县临河中心校)

关闭窗口
返回原图
/